展望理論(英文:prospect theory,也作前景理論),是決策論的期望理論之一,為1979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卡內曼(2002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和特沃斯基(Tversky)提出的。其認為個人基於參考點位置的不同,會有不同的風險態度。利用展望理論可以對對風險與報酬的關係進行實證研究。
此理論是行為經濟學的重大成果之一,1970年代,丹尼爾·卡內曼和特沃斯基對這一領域進行了系統研究,「將來自心理研究領域的綜合洞察力應用在了經濟學當中,尤其是在不確定情況下的人為判斷和決策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針對長期以來沿用的理性人假設,從實證研究出發,從人的心理特質、行為特徵揭示影響選擇行為的非理性心理因素。
理論內涵人在不確定條件下的決策選擇,取決於結果與展望(預期、設想)的差距而非結果本身。即,人在決策時會在心裡預設一個參考標準,然後衡量每個決定的結果,與這個參考標準的差別是多大。例如,一個人展望(預期)能得到獎金 500 元,當他的決策讓他得到獎金 500 元,他會覺得沒什麼;若他有辦法得到多於預期的 500 元,多數人會審慎地考量這方法(決策)帶來的風險,以免失去展望(預期)回報;如果相反,即使他有另一個比較安全,但讓他少得100元獎金的辦法(決策),那多數人會寧可冒較大風險,以獲取展望(預期)回報
此理論是為取代博奕論中的期望效用假說(Expected Utility Hypothesis)而被建立。它比較符合心理學觀察結果,能比較寫實地描述一個人,在風險決策(如金融投資)之時的心理。
行為經濟學是描述性經濟學,描述人事實上是怎樣做的。
舉例假設一個人打算買保險,設投保所保障項目,有 1% 的機會遇險;若果遇險,投保人的損失為 $1,000 ;而保費為 $15。我們引用展望理論前,先要設一個「參考點」,而它可能是 (1) 現有的財富狀況,或者 (2) 最壞的情況,即損失 $1,000。
若我們用「現有的財富狀況」作參考點,投保人可以付保費 $15,則「PT 效用值 (PT utility) 」為 v( − 15) ,而他的可能所得 $0 (可能性 99%),或者 -$1,000 (可能性 1%)。整體 PT 效用值將為:
我們可以根據公式,計算出效用值的數值。若套用一般的函數,由於 v 在損失時員有凸面性 (convexity) ,所以公式的第一項的絕對值會比較大,令整體 PT 效用值得遠小於 v( − 15),而令買保險的回報看起來,較不買小得多。這表示該位投保人不會買保險。
相反情況,若果我們用「損失 $1,000」作為參考點,由於 v 在獲利時具有凹面性 (concavity) ,會令 PT 效用值增加,結果大於 v( − 15),致令買保險看起來,比不買更吸引。
此理論引申的三個基本結論
- 大多數人在面臨獲利的時候是風險規避的;
- 大多數人在面臨損失的時候是風險喜好的;
- 大多數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根據參考點決定
簡言之,人在面臨獲利時,不願冒風險;而在面臨損失時,人人都成了冒險家。而損失和獲利是相對於參照點而言的,改變評價事物時的參照點,就會改變對風險的態度。
在金融市場裡,散戶的投資通常是失敗的,展望理論 (Prospect Theory) 說明了為何如此的理由。
簡單來說,人是喜好獲得而討厭損失的,這使得投資人在帳面上獲利時,因為時時刻刻擔心股價下跌而令獲利減少,因此急於在上漲些許幅度時就將股票賣掉。反之,在帳面上呈現損失時,為了避免「實際」損失之實現,可能開始進行一連串的向下攤平動作…
無奈的是,急於獲利了結的結果,可能令投資人反而錯過了將持續一段時間的波段行情;反之,向下攤平的策略,只是讓已經開始轉弱的股價,慢慢將你帶入擴大虧損的深淵。
很多資深投資人談到過,在投資生涯中,技術的取得並非最重要的事物;正確心理的培養與上述人性弱點的調伏,才是長期持續獲利的首要關鍵。這一段時間以來的實際體驗與反省後,我個人覺得,習得關於投資的正確知識已實屬不易,而心性的調伏,卻是更加困難。要克服上述二者,則必須付出一定程度以上的代價,且過程並不輕鬆;然而,這正是區別贏家與輸家之間的真正關鍵。
很多時候,我們相信堅持努力就會有好的結果,但這種精神卻必須輔以智慧來加以運用。
舉例來說,輸家多半將堅持不退的精神用在重覆自己錯誤的行為模式之上,反之,贏家則是了解堅持與毅力該用在克制自己錯誤模式的展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