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現狀偏差

原賦效果(Endowment effect)或現狀偏誤(Status Quo Bias):

人們對於賣出一樣物品所要求的價格會比要買入此物所願意付的價格較高。換言之,人們一旦擁有了一項物品(亦即“原賦(endowment)”),就會賦予此物品較高的價值,儘管人們未必需要此一物品,這就是所謂的原賦效果。

人們希望保留目前所擁有的果西,而不願交換出去,此稱為現狀偏誤。

現狀偏誤造成原賦效應。究竟是什麼引發了原賦效應呢?是不是人高估自己所擁有的物品價值呢?還是割捨擁有的物品會迼成很大的痛苦→並不是因他們高估了所擁有物品的吸引力,而是放棄自己所擁有的物品所引起的痛苦,對人具有更大的影響力。

現狀偏誤會隨著投資選擇的增加而增加。這種傾向帶來很大的問題,當要賣出輸家股票時,投資人不但會產生後悔的感覺,還要面對喪失原賦的痛苦。

從認知失調的角度看來,「我擁有物品 A」與「物品 A 沒價值」是不一致的認知,而前者是既定事實,因此人們會傾向改變後者,亦即賦予所擁有的東西較高的價值。

這跟「安於現狀偏誤(Status Quo Bias)」,亦即人們傾向於保留他們現有的,而不願去與人交換,有異曲同工之趣。

傳統經濟學把人類當成絕對理性且自利的動物,相信每個人都懂得一加一等於二,二大於一的道理,並且藉此評估決策,以致力趨向完美的未來。

然而,隨著二戰、金融海嘯等等的巨大人為災害逐漸出現,行為經濟學對傳統經濟學的「理性人」假設提出挑戰,借重心理學 --尤其是行為決策的部分以討論人類莫名其妙的非理性行為。

原賦效應,它用來解釋經濟學中「擁有者」和「出價者」間的鴻溝,指出當個人擁有某項物品,那麼對該物品價值評價要比未擁有前大大增加。造成原賦效應的主因並非人們過份高估自己擁有的物品的價值,而是割捨擁有的物品會造成很大的痛苦。且放棄自己擁有的東西所引起的痛苦,對人具有更大的影響力。

這個現象可以用經濟學中的「損失厭惡」理論來解釋。該理論認為損失給人帶來的效用降低多過相同的收益帶來的效用增加。因此人們在決策過程中對利害的權衡是不均衡的,出於對損失的畏懼,對「避險」的考慮將遠大於對「趨利」的考慮。

2008年6月的《經濟學人》也有提到原賦效應,當中有個很有趣的實驗,實驗者給參與者們市值相近的巧克力或馬克杯,請他們做完簡單的測驗後,問他們是否要更換為巧克力或馬克杯,結果大部分人選擇不換。為什麼呢?

大部分的人可能小時候都有那種經驗,東西不見了或壞了傷心不已,媽媽說,好啦,不要哭了再買一個給你喲。可是心裡的缺憾卻無法被安撫,因為即使再買一個新的,也不是原來那一個了。

不是同樣的東西嗎?換一個新的不是更好嗎?劉禹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一把掃把是否價值千金,取決於用主觀或非主觀去定義。從我們擁有一項物品時,便逐漸對它產生情感投資和想像投射,於是它不再只有市場價格而多了情感價值。

獲得巧克力的參與者會產生吃巧克力的期待,獲得馬克杯的參與者則會開始計畫如何使用那個馬克杯。一把掃帚對劉禹而言,代表的或許不僅僅是掃帚,還有那段戰亂未及、安和樂利的美好過往時光。

原賦效應廣泛出現在各式各樣的交易行為中,小至是否真的會在七天鑑賞期內執行退貨,大至證券投資、購車換屋等。只是撇開經濟學,它也反映了人們對人事環境的依戀。

一座城市,一段關係,一間房子,一份工作,林林總總的物品,我們總無法理性而客觀地評估它的價值。

因為對當事人來說,投入的不只是時間、精神和情感,背負的置換成本必須超越過往的回憶、習慣和重新磨合需要付出的努力,更可能,早已在心中預期了一系列的未來--無論合不合適。

《小王子》第21章裡有一段關於玫瑰與狐狸的敘述。小王子對地球千千萬萬的玫瑰說:你們一點也不像我的那朵玫瑰,你們還什麼都不是呢!你們就像我的狐狸當我認識牠時,牠只是和千萬隻別的狐狸一樣的狐狸。但是,我現在已經把牠當成我的朋友,於是牠現在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了。

小王子回到狐狸身邊後,狐狸也回應小王子一段話: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實質性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正因為你為你的玫瑰花費了時間,這才使你的玫瑰變得如此重要。

原賦效應為小王子的玫瑰獨一無二的重要性做了註解。事實上,所有的玫瑰都是一樣的,差別只在於他和那朵玫瑰馴服了彼此。

得與捨之間,當初得到和後來放手的早已不是相同的物件,眼睛看不見的時光、感情和對未來的想望,點滴在心頭,孰為輕重,又怎能一概而語呢,是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