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沉沒成本

對那些和決策無關且在決策前已支出的費用稱為『沉沒成本』;換句話說,不論此決策是否發生,此成本仍需支付。

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Sunk Cost)」(或稱沉澱成本既定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沒成本常用來和可變成本作比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在微觀經濟學理論中,做決策時僅需要考慮可變成本。如果同時考慮到沉沒成本(這被微觀經濟學理論認為是錯誤的),那結論就不是純粹基於事物的價值作出的。

舉例來說,如果你預訂了一張電影票,已經付了票款且假設不能退票。此時你付的價錢已經不能收回,就算你不看電影錢也收不回來,電影票的價錢算作你的沉沒成本。

當然有時候沉沒成本只是價格的一部分。比方說你買了一輛自行車,然後騎了幾天低價在二手市場賣出。此時原價和你的賣出價中間的差價就是你的沉沒成本。而且這種情況下,沉沒成本隨時間而改變,你留着那輛自行車騎的時間越長,一般來說你的賣出價會越低(折舊)。

大多數經濟學家們認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該在做決策時考慮沉沒成本。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電影的例子中,會有兩種可能結果:

  1. 付錢後發覺電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
  2. 付錢後發覺電影不好看,退場去做別的事情。

兩種情況下你都已經付錢,所以應該不考慮這件事情。如果你後悔買票了,那麼你當前的決定應該是基於你是否繼續看這部電影,而不是你為這部電影付了多少錢。此時的決定不應該考慮到買票的事,而應該以看免費電影的心態來作判斷。經濟學家們往往建議選擇後者,這樣你只是花了點冤枉錢,而選擇前者你還要繼續受冤枉罪。

很多人對「浪費」資源很擔憂害怕,被稱為「損失憎惡」。比如說很多人會強迫自己看一場根本不想看的電影,因為他們怕浪費了買票的錢。這有時被叫做「沉沒成本謬誤」。經濟學家們會稱這些人的行為「不理智」,因為類似行為低效,基於毫不相關的信息作出決定錯誤的分配了資源。因為已經付出了,因為不可以浪費,所以我們常常忘記去審視最原始的本質:繼續進行這件事情是不是對我們有好處,是不是當初我想要的。

以上轉自維基百科

以我個人的看法是交易客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就是沉沒成本。

所謂的沉沒成本就是已經投入而無法回收的資金跟時間,從沉沒成本的觀點出發,才能看清字自己的損失。

雖然每個人都知道,不能讓過去沉沒的成本影響目前的決策,但是一班人還是很難釋懷。有的投資人會持續買入股價不斷下跌的股票,只因為當初他就是看好這支股票,有人還會很高興自己撿到便宜。

當然,如果這支股票的價格沒有反彈到當初的高點,她其實沒有真的撿到便宜。

交易客不看沉沒成本,如果在他們進場之後,市場走勢反轉因而不利於他們,他們會馬上「認賠出場」。但是大部分的人一想到沉沒成本,就開始猶豫不決。

理論上,大家都知道付出的錢不可能回收,必須要向前看。但就心理層面而言,一般人還是活在過去。

沉沒成本最大的損失是來自於時間,其次才是金錢,時間是用金錢買不回來的,像好像一般人買某一支股票,結果股票套牢,雖然2-3年後漲回原點,但是實際上已經損失了2-3年的時間。

而交易客則把時間跟金錢都做過計算,對於沉沒成本已經計算在投資風險當中,一個成熟的交易客在做任何交易決策時都會經過計算,將風險控制在一定程度,讓獲利無限放大。

例如我在2007年7月份買進一張台積電花費70元,台積電因2008年雷曼風險事件最低來到約40左右的價位,而現階段又漲回70元左右,就單純來看在2007年7月購入一張台積電,成本70元,2008年雷曼風暴事件後再購入一張台積電成本約40元,現在價位70元,二張成本約為55元左右,二年多的時間一張獲利約為15元,但是二年時間就是時間成本。

以同樣的例子做計算,在2007年7月份買進一張台積電花費70元,設止損在60元,然後在2008年10月左右購入2張台積電(價格約為48元),現階段價格70元,同樣計算方式,第一張損失10元,但是後面購入2張平均成本約48元(2張共96元),平均單張獲利約為17元(2張96元加損失10元共106元),感覺差別不大,但是如果是較大交易感覺就很明顯,這也是沉沒成本的重點。

寫這些主要目的只是要大家了解,沉沒成本在交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了解沉沒成本或是不注重沉沒成本,在交易上只會更增加損失,眼光不是放在過去,而是放在現在跟未來,能夠了解並處理好沉沒成本並了解風險,在交易上才有機會得到高獲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