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比倫定律

比倫定律

美國考皮爾公司前總裁F·比倫提出比倫定律:失敗也是一種機會。若是你在一年中不曾有過失敗的記載,你就未曾勇於嘗試各種應該把握的機會。

比倫定律

  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機會無處不在。但機會又是稍縱即逝的,你不可能在做好所有的準備後再去把握。這就要求我們有一種試錯精神。即使最後證明自己錯了,也不會後悔。因為你把握了機會,而且至少知道了你先前把握機會的方式是行不通的。人們常說的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是一筆財富,含義也大致在此。

  在行業圈子裡,流傳著寶潔公司的這樣一個規定:如果員工三個月沒有犯錯誤,就會被視為不合格員工。對此,寶潔公司全球董事長白波先生的解釋是:那說明他什麼也沒乾。

  汽車工業是個"全球性"工業,20世紀60年代末,日本企業大規模向外發展,是從汽車開始的。但日本汽車第一次嘗試進軍美國市場,卻以失敗告終。面對失敗,它們不埋怨、不相互指責,而是舉國一致、重新部署,反覆斟酌查找失敗的原因,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他們重新確定了向美國提供油耗低、質量好、符合美國人的操作習慣、具有美國風格的美式汽車的戰略。實踐證明,他們的新戰略是可行的。

IBM公司在1914年幾乎破產,1921年又險遭厄運,20世紀90年代初再次遭遇低谷。但是,在一次次糾錯中,他們最終都戰勝了暫時的困難。有一次,IBM公司的一位高級負責人曾由於工作嚴重失誤,造成了1000萬美元的損失,他為此異常緊張,以為要被開除或至少受到重大處分。後來,董事長把他叫去,通知他調任,而且還有所提升。他驚訝地問董事長為什麼沒把他開除,得到的回答卻是:要是我開除你,那又何必在你身上花1000萬美元的學費?

  1995年,由於種種原因,聯想(香港)集團出現巨大的管理、產品和財務危機。在有被投資者拋棄的危險時刻,聯想沒有恐慌,他們冷靜分析了出現問題的原因,果斷將香港聯想和北京聯想合併,使聯想整體渡過了難關。從這件事情中,聯想掌舵人柳傳志悟到:中國內地市場在相當長時間內都應該是聯想的主戰場。正是基於對失敗和挫折的反思,聯想重新部署了中國本土市場的策略與佈局,他們終於搭上中國PC市場快速增長的快車,成為1996-2002年中國快速增長的PC市場上最大的贏家。

  其實,這不是聯想第一次遭遇市場挫折。聯想的起家是靠從科學院貸到的20萬塊錢,由於當時急於賺大錢,在一筆生意中被騙去8萬,整個公司陷於困境。1998年,聯想管理層又出現巨大震蕩。在聯想20年的成長過程中,雖出現過幾次重大挫折,但與許多中關村企業不一樣的是,他們能夠迅速從這種挫折中站起來。

  二十餘年來,微軟一路坦途,但比爾·蓋茨認為習慣於失敗是成功的基礎。因此,蓋茨常常雇佣在其他公司有失敗經驗的人做其助手,借用他們的經驗避免重蹈覆轍。蓋茨最為欣賞的人是福特汽車創始人福特通用汽車創始人斯隆。蓋茨辦公室有一張福特的照片,作為激勵,也作為警惕--福特夢想做出便宜好用的交通工具,創造出汽車世紀,但最後固執地堅持原來的信念而不能持續進步,二十年後霸主地位被後起的通用取代。懸掛一張福特照片,既是對他普及汽車全民化的崇敬,又是對他失敗的一種反思。

比倫定律的啟示

  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杜拉克認為,無論是誰,做什麼工作,都是在嘗試錯誤中學會的,經歷的錯誤越多,人越能進步,這是因為他能從中學到許多經驗。杜拉克甚至認為,沒有犯過錯誤的人,絕不能將他升為主管。日本企業家本田先生也說:"很多人都夢想成功。可是我認為,只有經過反覆的失敗和反思,才會達到成功。實際上,成功只代表你的努力的1%,它只能是另外99%的被稱為失敗的東西的結晶。" 中國有句俗得不能再俗得俗語:“失敗是成功之母。”太過一帆風順從不犯錯的人很難相信他會取得多麼了不起的成績。縱觀全世界的歷史偉人或者當今的領袖人物,無論是商場上還是政界上,成功的人中無不經歷過各種各樣的失敗和挫折中,而能夠從這些挫折和失敗中不斷爬起來的人都取得了成功。無論是偉人毛澤東,還是商場巨人李嘉誠,都也是經歷過很多的挫折。

  不要刻意害怕失敗而猶豫不決,害怕犯錯而縮手縮腳,失敗也是一個機會,更加是一個可以比從成功中學到更多東西的機會。怎樣對待"失敗"是企業成長過程中迴避不了的問題。一個成功的企業,它會知道從失敗中記取本企業"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的教訓,不單是從失敗中找到能夠孕育出成功的"成功之母",更是從失敗中更多地知道了什麼不應該做,應該割捨什麼。割捨是企業在面對失敗時的一種很有意思的現象:企業把失敗當成財富,是因為失敗證明瞭有的路走不通。企業在進行一項沒有前人開拓的投資時,先要想到這是一次機會。當然,這裡指的是"深思熟慮"的投資冒險,而非盲目地一頭扎入廢棄的深淵之中。儘管最後的結果也許是"不可行"。但知道了這個"不可行",可能就是這次失敗對企業的最大價值。一個歷經百年的企業不可能沒有失敗的經歷,但它們與一般企業的區別在於:它們不會為失敗而後悔,而是通過失敗向自己證明瞭自己原先不知道的很多東西。知道了這些東西,也就是把握了後來的機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