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侯文詠-漸漸之可怕

作者 / 侯文詠
最近有個餐飲界的病人,和我大談經營理念,談著談著讓我忽然豁然開朗。原來,這個 人經營的是色情酒店。
不但如此,他得意地自誇旗下女將,清一色是大專程度以上。 知識份子,怎麼會去從 事色情陪酒行業?我不免好奇十足。
「其實很簡單,我刊登廣告,徵求大專程度以上的女性會計。凡是應徵者都必須檢具學 歷證書。」
「你刊登不實廣告,誘騙應徵少女。」他神秘地笑:「可是,每個小姐一來,我都說 得很清楚。不錯,我們這裡的確有色情陪酒。我們的會計薪水,是比較少。但是領會 計的薪水,絕對只能做會計的工作。 和裡面陪酒的小姐,完全不同。絕不強迫。」
「那就領薪水,好好地做個會計。」我問。
「是做會計,沒錯。 不過日子久了,和裡面端盤子的小姐熟了,大家都一樣是大專畢 業的,好溝通。忙不過來的時候,幫忙端個盤子、送送酒,也是常有的事。這個時候, 我就告訴小姐;你看,當會計領一萬二千元,端盤子送酒薪水二萬四,端盤子又不陪客 人,也不是什麼壞事,反正你都常常端盤子,為什麼不乾脆領二萬四?」
「這樣說個幾次,就開始動搖了。同樣都是工作,為什麼不領二萬四呢?俱樂部的規定 是,端盤子的小姐,不准坐下來陪客人喝酒,這樣 和坐檯 小姐,才有區別。可是日子久 了,客人熟了,也會意思意思要求喝杯酒。開頭總是不願意,後來熬不過就喝一杯。說 是站著喝。」
「一開始喝酒,就好辦了。站著喝酒薪水是二萬四,坐著喝是四萬八,客人給的小費 還不包括在內。同樣都是大專畢業,為什麼錢賺的比別人少?就會有人勸她 了,人 都在裡面了,外面的人誰知道,你是端盤子、還是坐檯呢? 再說,自己真的清白,別 跟客人出場就好了,陪客人喝喝酒,就算在社會上交際應酬,也是常有的事。」
「於是,坐下來當坐檯小姐。剛開始,一定規規矩矩地喝酒。也不隨便跟客人出場。
這一行競爭大,領四萬八慢慢就會嫌不夠了。 只好挑看得順眼的客人,給帶出場了。
作久了,總是會給厲害的客人佔便宜,哭哭啼啼鬧一陣子也就好了。畢竟讀過書,狠下 心來做得更利落、更敢,客人喜歡,我也得意,這是兩廂情願的事。」
他停了一下又說:「我從來沒有強迫過別人,也從來不擔心找不到小姐,反正這個環境 慢慢會改變她們,直到她們根本忘記,自己原來的想法和樣子....... 」
我愈聽眼睛睜得愈大,從不曾想過,在這樣不疾不徐的瑣碎裡,竟也有血肉飛濺似的驚 心動魄。
豐子愷寫過文章感嘆:
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要素,莫如「漸」;騙人的手段,也莫如「漸」。
在不知不覺中,天真浪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
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冷酷的成人;血氣旺盛的成人,「漸漸」變成頑固的老 頭子!

對時間的感嘆,本是人類共同的命運,儘管悲傷,大自然不變的法則,是誰都沒話說的 事。可是對於意識形態,價值之漸,卻叫人坐立不安。原來是錯的事,為什麼「漸 漸」變成對的事? 原本可恥的事,為什麼又「漸漸」人人爭相追逐?
整個台北市翻翻補補、敲敲打打,還有政治風暴、金融危機、社會秩序動盪,彷彿整個 城市快傾毀了,可是這時代更叫人無法忍受的,卻是那種無聲無息,無法感受的 「漸」,扭曲意識形態,把人的尊嚴、我們活著僅仰賴的那一點感覺吃掉。無從捉摸, 無法抵擋的墮落與沉淪。
你是 「漸漸的」 !往下?或是「漸漸的」 往上?

可怕的程度,在於我們的不知不覺失去戒心落入陷阱。

潛移默化的改變到最後很可能變成巨大的改變

許多人很難以抗拒這樣的誘惑掉入利益的陷阱中

懂得堅持自己

時時刻刻體醒要潔身自愛 先下沒白吃的午餐

可以堅持到最後的人

才是最難能可貴!

與你分享........

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

SQL 2005以後,已有ROWNO指令可用

以前我們在寫報表的時候,遇到查詢結果要排名次,因為資料庫ms sql 2000不支援  (oracle早就有這個屬性了),所以無法產生列號,所以只能自己在產生出來之後,再跑迴圈去寫入列號。

其實在2005的版本以後,已經有這個屬性了,未來可利用這個方式來撰寫,就少一道在程式裡面撰寫的麻煩了,不過這個方法,僅限在ms sql,如果要多db支援的話,那就必須自行轉換sql語法了。

範例:以北風資料庫裡面的訂單,要取得前99筆的語法。

select top 100 * from (
select [order details].*,orders.customerid
,ROW_NUMBER() over (order by [order details].orderid,productid) as r
from [order details]
left join orders on [order details].orderid = orders.orderid
) as o where r > 100
order by r

轉檔產生序號進階版

以往轉單據時,有時候原始資料並未存在單據的每一個項目序號,這時候,我們就要自行產生,以往的方式就是對原始資料下count(*),這時候其實效能並不好。

利用Identity語法轉到記憶體(暫存table)裡面,可以省下不少時間。

--轉單據明細序號自動產生作法進階版(以90萬筆為例)

/*此作法一定不會重覆KEY值,而且快速*/

--先將所有資料寫入暫存TABLE,此時可以產生種子序號(Identity)

SELECT identity(int) AS ID0, * INTO #TMP_FDRSALDI

FROM FDRSALDI

--暫存檔依序號排

SELECT * FROM #TMP_FDRSALDI ORDER BY ID0

--得到最後的結果,此結果可直接寫入要轉入的目標TABLE

SELECT SHID, SHNO, (SELECT COUNT(*) FROM #TMP_FDRSALDI WHERE SHNO = D.SHNO AND ID0 <= D.ID0) AS SRNO2
, WARE, GONO, GONO1, GONO2, QTY, PRICE, AMT
FROM #TMP_FDRSALDI D
ORDER BY SHNO, SRNO2

2012年3月3日 星期六

懶螞蟻效應

什麼是"懶"螞蟻效應

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對三個分別由30只螞蟻組成的黑蟻群的活動進行了觀察。結果發現。大部分螞蟻都很勤快地尋找、搬運食物、少數螞蟻卻整日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人們把這少數螞蟻叫做“懶螞蟻”。

  有趣的是,當生物學家在這些“懶螞蟻”身上做上標記,並且斷絕蟻群的食物來源時,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表現得一籌莫展,而“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移 。

  原來“懶螞蟻”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偵察”和“研究”上了。它們能觀察到組織的薄弱之處,同時保持對新的食物的探索狀態,從而保證群體不斷得到新的食物來源。這就是所謂的“懶螞蟻效應”--懶於雜務,才能勤於動腦。

  相對而言,在蟻群中,“懶螞蟻”更重要;而在企業中.能夠註意觀察市場、研究市場、分析市場、把握市場的人也更重要。

懶螞蟻效應經典案例

  以自主研發為核心競爭力的“奇瑞”牌汽車近幾年在業界嶄露頭角,而“奇瑞”最初的研發班底就是別的公司淘汰下來的“懶螞蟻”——10多個因原公司打算撤銷技術中心而集體跳槽的工程師。當時,一些汽車公司熱衷於為跨國汽車品牌做加工裝配以獲得短期利潤,技術人員這些看著好像不幹活的“懶螞蟻”就不受重視甚至被淘汰。而市場卻再一次證明,企業要長遠發展,必須重視“懶螞蟻”,培養“懶螞蟻”,奇瑞公司里就有200多個研發人員。

  一次,南京未來十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陳家平總經理在參加南京市工商聯組織的邀請南京市科技局有關領導給南京民營科技企業做有關科技政策的講解。其中在座的一些不錯的企業卻問了一些很初級的問題,如:申請科技項目補助基金應該怎麼辦啊等。陳家平總經理說,在座的各位企業經營業績都很好,值得我好好學習。可能大家都把精力集中在看得到的地方,忘了養一些“閑人”;而這些“閑人”卻非常熟悉產業發展、政府政策、項目申報、公關禮儀的事關大局的事項。這些“閑人”似乎就是企業里的“懶螞蟻”,但是關鍵時候他們將發揮比那些兢兢業業的人士更大的作用。

懶螞蟻效應的啟示

  勤與懶相輔相成,“懶”未必不是一種生存的智慧。懶於雜務,才能勤於思考。一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果所有的人都很忙碌,沒有人能靜下心來思考、觀察市場環境和內部經營狀況,就永遠不能跳出狹窄的視野,找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看到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並作出一個長遠的戰略規劃

  在一個分工協作的組織內部,勤者與懶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大量勤者的存在,是一個組織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但是一個組織的生存和發展,還需要有必要懶於具體事務,卻勤於思考創新的決策、計劃、組織、協調、指揮者。沒有了這樣的懶者,勤者極易無所適從,亂了頭緒,多會作無謂勞作,往往事倍功半。

  在人才的運用和配置中,更需要分清人才的類型和特點,加以合理運用,把各類人才放置在恰當的位置,盤活和優化人力資源。對於不能成為“懶螞蟻”的勤勞螞蟻,要尊重他們的工作價值,根據其能力和特點分配工作,使他們正確定位,不斷認識和提高自我,註重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能力,和“懶螞蟻”相互支持、相互依托、和諧共處,貢獻其最大智慧和能量,攜手確保企業安全、穩定、發展,深入推進企業和諧發展。

懶螞蟻效應和企業用人觀

  懶螞蟻效應說明,企業在用人時,既要選擇腳踏實地、任勞任怨的“勤螞蟻”,也要任用運籌帷幄,對大事大方向有清晰頭腦的“懶螞蟻”。這些“懶螞蟻”不被雜務纏身而擅長於辨別方向和指揮前進,能想大事、想全局、想未來。

  針對不同的崗位確定不同的考核標準,才能客觀、正確地評價不同人員的貢獻,對中高層的管理人員而言,切忌一套標準套住所有的人員。

懶螞蟻效應對企業人才招聘的啟示

(一)界定企業中的“懶螞蟻”式人才

  在人才的選用和配置中,需要分清人才的類型和特點,加以合理運用,使他們正確定位,不斷認識和提高自我。

  在企業中,哪些員工是屬於“懶螞蟻”式員工?美國康奈爾大學的Scott A.Snell教授在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戰略人力資源管理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對人才進行分層分類,根據人力資本的價值性和特殊性將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分為核心人才、獨特人才、通用型人才和輔助型人才四類。在四類人才中,只有核心人才是形成企業核心能力的關鍵要素(見下圖)。

Image:图对人才的分层分类及界定“懒蚂蚁”式员工.jpg

  Snell認為核心人才是具有學習與創新、適應市場的戰略能力人力資本,這與“懶螞蟻效應”中的懶螞蟻的特點相符合。“懶螞蟻”式員工相當於企業的核心人才(見上圖)。這些“懶螞蟻”式員工能夠思考、觀察市場環境和內部經營狀況,跳出狹窄的視野,看到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並作出一個長遠的戰略規劃。比如,企業中的管理者即起著懶螞蟻的功用,他們身上明顯具備著懶螞蟻的精神。他們研究戰略上的問題,指導企業的方向,並知人善用。

  企業要長遠發展,必須善於選用“懶螞蟻”式的研發人才、市場營銷人才和決策人才。如,以自主研發為核心競爭力的“奇瑞”牌汽車近幾年在業界嶄露頭角,而“奇瑞”最初的研發班底就是別的公司淘汰下來的“懶螞蟻”——10多個因原公司打算撤銷技術中心而集體跳槽的工程師。當時,一些汽車公司熱衷於為跨國汽車品牌做加工裝配以獲得短期利潤,技術人員這些看著好像不幹活的“懶螞蟻”就不受重視甚至被淘汰。而市場卻再一次證明,企業要長遠發展,必須重視“懶螞蟻”,培養“懶螞蟻”,奇瑞公司里就有200多個研發人員。

  “懶螞蟻效應”對企業人才招聘的啟示(一)招聘要堅持最佳匹配。

  懶螞蟻效應給我們這樣的啟示:一個組織中分工要合理,人適其事,事得其人。這說明要根據崗位的需要來合理選人,擇優用人,尤其是對基層主管的年齡、文化、能力、性格等因素結構要進行優化配置,以充分發揮其最大的效能和作用。因此,招聘要堅持最佳匹配原則,實現企業的“人崗匹配”, 進而提升企業的業績和整體實力。

  真正有效的“人崗匹配”至少需要經歷:知崗、知人、匹配三步曲。知崗最基礎也是最重要工具就是工作分析。在企業管理和咨詢的實踐中,通過前面提到的“勝任素質”來知人,幫助企業實現最佳“人崗匹配”的有效工具。最後是知人善用,把人才放在適當的位置上。

(二)基於素質模型的“懶螞蟻”式員工招聘

  素質是驅動一個人產生優秀工作績效的各種個性特征的集合,包括知識技能、個性與內驅力等。根據“懶螞蟻效應”現象,為了保證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企業必須招聘那些能夠幫助企業達成當期以及長期戰略意圖的具有高素質的人。基於此,企業傳統的“依據候選人的知識技能以及經驗背景”進行招聘甑選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獲得持續競爭力,同時吸引與開發“懶螞蟻”式員工的要求。企業採用傳統的招聘方式,儘管在招聘面試中設計種種問題,安排種種考核,但是成功卻似乎總是可望而不可及。

  與傳統的招聘甄選相比,基於素質模型的招聘甄選具有明顯的優越性。基於素質模型的招聘甄選,除了採用既定的工作標準與技能要求對候選人進行評價之外,還要依據候選人具備的素質對其未來績效的指引作用來實施招聘甄選。這種基於素質的招聘甄選將企業的戰略、經營目標、工作與個人聯繫起來,在遵循有效的招聘甄選決策程式的同時,提高了招聘甄選的質量。同時,整個招聘甄選以企業戰略框架為基礎,也使那些對企業持續成功最為重要的人員及其素質得到了重視與強化。

  企業實施基於素質的招聘大致可以遵循四個步驟:首先,確定企業的招聘甄選人員需求。招聘需求一般是依據企業的戰略性人才規劃,當企業現有崗位需要增加人員或增添了新的工作崗位時,當企業因調職離職引起的人員重新安置,或者當企業因臨時項目或特殊任務帶來的人員需求等。

  第二步是定義待應聘人員所需的素質要求。在確定人員需求以後,企業要明確待招聘崗位的關鍵專業能力素質和通用能力素質要求,為特定職位界定能力素質要求等級,例如,某部門主管崗位的通用能力素質“激勵下屬”為1級,專業能力素質“會計核算業務能力”為指導級。

  第三步是選擇進行甄選和招聘的渠道。招聘渠道一般分為外部招聘和內部招聘兩類。外部主要是選擇合適的媒體或招募中介機構,內部招聘渠道主要是在企業內部發佈職務空缺信息,實施內部員工竟聘或工作崗位輪換等。

  最後,實施招聘甑選。在具體實施招聘甑選的過程中,通常採用的是“行為面試”的方法。行為面試法是通過一系列問題如“這件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您當時是怎樣思考的?”“為此您採取了什麼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等等,收集候選人在代表性事件中的具體行為和心理活動的詳細信息。基於候選人對以往工作事件的描述及面試人的提問和追問,運用素質模型來評價應聘人員在以往工作中表現的素質,並以此推測其在今後工作中的行為表現。

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的概述

管理學家勞倫斯·彼得(Laurence.J.Peter),1919年生於加拿大的範庫弗,1957年獲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學士學位,6年後又獲得該校教育哲學博士學位,他閱歷豐富,博學多才,著述頗豐,他的名字還被收入了《美國名人榜》、《美國科學界名人錄》和《國際名人傳記辭典》等辭書中。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正是彼得根據千百個有關組織中不能勝任的失敗實例的分析而歸納出來的。其具體內容是:“在一個等級制度中,每個職工趨向於上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地位”。彼得指出,每一個職工由於在原有職位上工作成績表現好(勝任),就將被提升到更高一級職位;其後,如果繼續勝任則將進一步被提升,直至到達他所不能勝任的職位。由此導出的推論是:“每一個職位最終都將被一個不能勝任其工作的職工所占據。層級組織的工作任務多半是由尚未達到不勝任階層的員工完成的。”每一個職工最終都將達到彼得高地,在該處他的提升商數(PQ)為零。至於如何加速提升到這個高地,有兩種方法。其一,是上面的“拉動”,即依靠裙帶關係和熟人等從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動”,即自我訓練和進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採用的。

彼得認為,由於彼得原理的推出,使他“無意間”創設了一門新的科學——層級組織學(Hierarchiolgy)。該科學是解開所有階層制度之謎的鑰匙,因此也是瞭解整個文明結構的關鍵所在。凡是置身於商業、工業、政治、行政、軍事、宗教、教育各界的每個人都和層級組織息息相關,亦都受彼得原理的控制。當然,原理的假設條件是:時間足夠長,五層級組織里有足夠的階層。彼得原理被認為是同帕金森定律有聯繫的。

彼得反轉原理

  在對層級組織的研究中,彼得還分析歸納出彼德反轉原理:

  一個員工的勝任與否,是由層級組織中的上司判定,而不是外界人士。如果上司已到達不勝任的階層,他或許會以制度的價值來評判部屬。例如,他會註重員工是否遵守規範、儀式、表格之類的事;他將特別贊賞工作迅速、整潔有禮的員工。總之,類似上司是以輸入(input)評斷部屬。於是對於那些把手段和目的的關係弄反了,方法重於目標、文書作業重於預定的目的、缺乏獨立判斷的自主權、只是服從而不作決定的職業性機械行為者而言,他們會被組織認為是能勝任的工作者,因此有資格獲得晉升,一直升到必須作決策的職務時,組織才會發現他們已到達不勝任的階層。而以顧客客戶或受害者的觀點來看,他們本來就是不勝任的。

彼得原理的發展

諾斯古德·帕金森(C.N.Parkinson)是著名的社會理論家,他曾仔細觀察並有趣地描述層級組織中冗員累積的現象。他假設,組織中的高級主管採用分化和征服的策略,故意使組織效率降低,藉以提升自己的權勢,這種現象即帕金森所說的“爬升金字塔”。彼得認為這種理論設計是有缺陷的,他給出的解釋員工累增現象的原因是層級組織的高級主管真誠追求效率(雖然徒勞無功)。正如彼得原理顯示的,許多或大多數主管必已到達他們的不勝任階層。這些人無法改進現有的狀況,因為所有的員工已經竭盡全力了,於是為了再增進效率,他們只好雇用更多的員工。員工的增加或許可以使效率暫時提升,但是這些新進的人員最後將因晉升過程而到達不勝任階層,於是唯一改善的方法就是再次增雇員工,再次獲得暫時的高效率,然後是另一次逐漸歸於無效率。這樣就使組織中的人數超過了工作的實際需要。

  彼得原理首次公開發表於1960年9月美國聯邦出資的一次研習會上,聽眾是一群負責教育研究計劃、並剛獲晉升的項目主管,彼得認為他們多數人“只是拼命地想複製一些老掉牙了的統計習題”,於是引入彼得原理說明他們的困境。演說召來了敵意與嘲笑,但是彼得仍然決定以獨特的諷刺手法編寫彼得原理,儘管所有案例研究都經過精確編纂,且引用的資料也都符合事實,最後定稿於1965年春完成,然後總計有16家之多的出版社無情地拒絕了該書的手稿。1966年,作者零星地在報紙上發表了幾篇述論同一主題的文章,讀者的反應異常熱烈,引得各個出版社趨之若騖。正如彼得在自傳中提到的,人偶爾會在鏡中瞥見自己的身影而不能立即自我辨認,於是在不自知前就加以嘲笑一番,這樣的片刻里正好可以使人進一步認識自己,“彼得原理”扮演的正是那樣一面鏡子。

具有冒犯意味的幽默

  1960年9月,在一次由美國聯邦出資舉辦的研習會上,彼得博士首次公開發表了他的發現。

  當時彼得博士的聽眾是一群負責教育研究計劃的主管,因為每位參會者都已經完成了圓滿的提議書,每個人也都已獲得提升──晉升為一項或一項以上研究計劃的主管。

  這些人當中有些確實具有研究的能力,但是這和他們獲得的主管職位並無關聯,而其它很多人並不擅於研究計劃,他們只是拚命地複製一些老掉牙的統計習題。

  於是,彼得博士決心向他們引介彼得原理,用來說明他們的困境。他們聽了之後,敵意、嘲笑兼而有之。有一名年輕的統計員捧腹大笑,並從椅子上跌下來。他向別人解釋說,他的強烈反應是被彼得博士具有冒犯意味的幽默演說所惹起的。而在同一時刻,他卻沒有註意到區域研究主管──他的頂頭上司的臉一陣紅一陣紫。當時一位著名的記者胡爾對彼得原理很感興趣,他促使彼得博士把天才思想寫成了《彼得原理》這一書籍。但《彼得原理》一書的出版卻頗費周折,彼得博士一共收到14 位不稱職編輯的退稿信。於是他決定採用迂迴法──在他的書中稱為“彼得迂迴法”以促成出版。他和胡爾先生先後在報紙雜誌上撰文介紹彼得原理,讀者的反響十分強烈,數月之內,彼得博士收到四百多封讀者來信,邀請他演講和約稿的人也蜂擁而至。

  在文章引起轟動效應之後,終於有出版商找彼得博士商談出版事宜。該書於1969年2月出版後,漸漸登上非小說類暢銷書排行榜的第一名,並一直占據榜首位置,持續時間長達20周。至今,《彼得原理》已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地熱銷。更不可思議的是,該書成為許多大學的必讀課程,併成為許多研討會爭相討論的主題。

  此外,該書還促成了幾個嚴肅的研究計劃,調查彼得原理的有效性如何,結果每項研究都證實彼得博士的觀察是正確無誤的。

  彼得博士對“彼得原理”的詮釋,成為本世紀以來最具洞察力的社會、心理領域的創見。

爬不完的晉升梯子

  現代的層級組織制度,總是從下麵來補充由晉升、辭職、退休、解雇和死亡帶來的空缺。人們一直把層級組織中的晉升看作是“攀登成功之梯”或“爬上權力之梯”。

  層級組織通常被比喻為梯子,因為梯子和層級組織確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例如,梯子是讓人向上爬的,而且年齡越高,危險越大。

  • 一個收入固定的人,平時能合理地掌握他的錢財。可一旦當他繼承了一筆巨額財產後,他的理財能力就會變得無法勝任。
  • 在軍隊或政府層級組織中,一個稱職的隨從晉升為領導時,也會突然不稱職。
  • 稱職的科學家當被提升為研究院院長時,也可能會變成一個不稱職的管理者

  以上各類晉升,之所駢生不勝任,是因為它需要被提升者具備他以前所在職位所不需要的新能力。

  一個一向負責質量工作的雇員,可能會被提升到一個他比較勝任的督監之職。然後,他或許還能升任管理方面的領導,雖然幹起來有點吃力,但是他努力工作,如果層級組織的其它條件有利的話,他還可能達到一種不稱職狀態──做個部門經理,這可能是他所能爬上的最高一層階梯了。

  這時,他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做日常工作。如果有一群稱職能幹的下屬的支持和幫助,他還可以勉強完成工作。

  由於他看起來還算稱職,加上領導者的威望,他也許會進一步得到晉升,即升任總經理──他現在已經達到了最大不稱職狀態。

  作為一名總經理,他的主要責任是制定與公司目標和政策緊密相關的決策,從負責質量工作到應付長遠的目標和更抽象的觀念,他越來越感到力所難及,不僅給公司帶來損失,而且給他個人造成很大的傷害。

  某些人很理智地觀察到了這種事實,就可能會決定退出這種劇烈競爭,開始一種全新的、更有價值的生活。

  今天,許多人已經開始懷疑這種“爬不完的梯子”的游戲。他們把老一輩人視為彼得原理的受害者,他們不再熱衷於建立層級組織,而試著發現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幸的是,大多數的人並沒有付諸行動,而是樂此不疲。

位子越高越好嗎

  人們總是以為爬得越高就代表越好,可是環顧四周,我們看到,這種盲目往上爬的犧牲者比比皆是。

  為了便於分析,我們把員工分成三級:勝任、適度勝任以極不勝任。

  奧克曼是萊姆汽修公司的傑出技師,他對目前的職位相當滿意,因為不需要做太多方案工作。因此,當公司有意調升他做行政工作時,他很想予以回絕。

  奧克曼的太太艾瑪,是當地婦女協進會的活躍會員,她鼓勵先生接受升適機會。如果奧克曼升官,全家的社會地位、經濟能力也會各晉一級。如此一來她就可以出馬競選婦女協進會的主席,也有能力換部新車、添購新裝,還可以為兒子買輛迷你摩托車了。

  奧克曼並不情願用目前的工作,去換辦公室里枯燥乏味的工作。但在艾的勸服與嘮叨之下,他終於屈服了。升任六個月之後,奧克曼得了胃潰瘍,醫生告誡他必須滴酒不沾。艾也開始指責奧克曼和新來的秘書有染,並且把失去主席頭銜的責任全部推到他身上。奧克曼的工作時間冗長不堪,但卻毫無成就感,因此下班回家後就脾氣暴躁。由於彼此不停的指責和爭吵,奧克曼夫婦的婚姻徹底失敗了。

  另外一個相反的例子是這樣的。哈裡斯是奧克曼的同事,他也是萊姆公司的優秀技師,而且老闆也打算提升他。哈裡斯的太太利莎非常瞭解先生很喜歡目前的工作,他一定不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坐辦公室,負更多責任。莎沒有強迫哈裡斯去做一個他不喜歡的工作。因此,哈裡斯繼續當一名技師,將胃潰瘍留給奧克曼獨享。哈裡斯一直保持開朗的個性,在社區里是個廣受歡迎的人物,工作之餘,他還擔任社區里青年團體的領袖。鄰居的車如果需要修理,一定都送到萊姆公司,以回報哈裡斯平時對公益事業的熱心。哈裡斯的老闆知道他是公司不可或缺的寶貴資產,所以為他提供了優厚的紅利、穩定的工作和一切制度內允許的薪水加級。於是,哈裡斯買了一輛新車,為莉莎添購新裝,也為兒子買了一輛自行車和棒球手套。哈裡斯一家過著舒適美滿的家庭生活,他們夫婦幸福的婚姻令親朋好友非常羡慕。他們在鄰裡間享有的美譽,正是奧克曼太太夢寐以求的理想。

  每個層級系統都由不同的層級或類別組成,系統中的個體則分別隸屬於各個級。如果一個人的能力很強,他就會對人類社會產生下麵的貢獻,傑出的表現又獲得升遷的機會,這樣他就會從原來勝任的層級晉升到自己無法勝任的層級。

  世界上每一種工作,都會碰到無法勝任的人。只要給予充分的時間與升遷機會,這個能力不足的人終究會被調到一個不勝任的職務上,他會在這個位子上原地步,把工作搞得一塌糊塗。他的表現不僅會打擊同事計程車氣,而且嚴重妨害整個組織的效率。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南郭先生”們自己也會掉進一個自尋煩惱的陷阱,而且無法自拔,如同上述的奧克曼一樣。

排隊木偶與體系蕭條

  我們把目光從個人移到組織,就會發現,每一個新興的層級體系,剛開始都頗有一番作為,但是最後卻不免變成暮氣沉沉的官僚機構。

  每個機構在步入窮途未路之前,都曾經有一段黃金歲月。郵政與電報機構、鐵路局、電信事業、航空公司、天然氣公司、電力公司等機構的開始起步和發展階段,都曾經輝煌一時。

  在一個新興體系中,因為成長迅速、朝氣蓬勃、創意不斷,所以會表現出高度的效率,新興機構的機動靈活性使員工的才智也得以動用到適當的地方。

  在這期間每位員工的工作表現,都會對各自職位的業績有所貢獻。如果一名員工的能力一直很強,那麼他的業績也會持續成長。如果體系中大部分職位均保持良好的業績,那麼整個體系的業績也會隨著升高。這就是大多數機構早期的發展狀況。

  當體系趨漸成熟時,彼得原理提到的癥狀便陸續出現。官僚污染限制了優秀員工的表現,卻保證了無能員工登上更高一級的職位。每一名無能員工都會對工作帶來壞影響,一群無能員工便會使工作呈率亂狀態。過不了多久,整個體系會步入蕭條期,我們稱這種現象為“體系蕭條”。

  適應環境、發揮才智及選擇的自由,都是人性的特點,但“體系蕭條”卻使人性越來越難以彰顯。

  人類行為深受所屬層級體系的限制與操縱。人類不像毛毛蟲,卻比較像木偶。木偶的外形酷似人類,而其行動則完全受外力控制。

  “體系蕭條”下的可憐人類,可以用“排隊木偶”一詞來形容,他們會經過生存、打卡、填表、執行無意義的儀式等階段。今天,“排隊木偶”已經形成一股龐大的社會勢力。他們包括普通人、沉默的大眾、多數人、一般人或是消費者

  “排隊木偶”是功能性的人,他對工作的內涵漠不關心,卻對發明更新、更好的官僚程式極度熱衷。他致力於研究行使職務的方法,而非發揮職務的實質內涵。

  “排隊木偶”非常註重個人歸屬感。從較廣的層面來看,他會對自己的國籍、宗教或隸屬於大多數人團體而驕傲不已。

  從中級管理階層來看,他可能屬於龐大的機構、商業俱樂部和兄弟會社團。從高級管理階層來看,他特別願加入私人俱樂部或成為高級機構的會員。 如果“排隊木偶”地位獲得提升,他就必須被迫面對一個痛苦的抉擇──是做一個有所作為的木偶還是做一個不勝任的可憐虫。

  “排隊木偶”當權時,會用本身有限的理解力詮釋社會現象。他常說:“我們可以做得到,所以讓我們放手去做”他從事太空探險,因為所有必要的科技一應俱全;他發明瞭能消滅世界人口的幾百次的核武器;他製造了上百罐的細菌,每罐都具有消滅10億人的威力,而可能成為受害者的全世界人口也不過60億而已。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因為他受到精神壓抑的煎熬,從而導致感情的匱泛。儘管他深受其害,卻不會針對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因為任何對策都會牽涉到責任和人道價值。

  他所面臨的問題,不是在槍或奶油之間作選擇,也不是決定是否要修建造福百萬市民的快運系統,或者斥資三十億元發展登陸月球的計劃,而是他走不出層級組織的困境,他被無意的人們推動著盲目向前。

庸人們的天堂

  許多人變成“排隊木偶”後,絲毫沒有危機意識,他們繼續沉溺於排隊的行為模式。教育界、法律界、產業界、政府部門等都在崇尚平庸,個人貢獻不復存在,平庸成為流行時尚,併進而成為典範作風。由平庸人領導的“平庸社會”都由“排隊木偶”全權管理。

  可是有些憂心忡忡的人,卻因為他們的覺醒而倍感痛苦。這些不適應環境的人大聲疾呼,倡導變革,可是沉默的大眾都已成為無可救藥的“跟從癖”。

  “跟從癖”是一沒有個性特征的標準單位,他是大眾口味的典型代表,他是大眾文化、大眾風尚、大眾道德的一個組成部份。

  技術創造了一個沒有個性的標準社會,免除了跟從癖的責任,使他們不再需要作決策,也使他們覺得只要保持他們的跟隨行為,就可以安然無賴地接受教育、法律、產品和政府的平庸。

  跟從癖對技術的巨大進步深信不疑。他被汽車、冰箱或其它用品上的電鍍裝飾迷信了。作為一個消費者,他認為自己是進步的促成者之一。他參與重大事件,而且以登陸太空計劃之類的成功而自豪,雖然他與這些成功沒有一點關係,對它們也只是一知半解。

  如果不加限制,跟從癖的泛濫最終將腐蝕整個社會的結構,形成一種萬馬齊喑的局面。

  與跟從癖截然不同的另一個典型是“人道主義者”(Humanite),他的本質是培養精神生活、仁愛與自我實現。這種人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從創意、自信、才幹中獲得滿足。

  如果每個人都努力做一個人道主義者,我們不但可以把自己從不稱職中解救出來,而且還可以扭轉正在逐步升級的體系蕭條現象。

平庸至上的社會

  理想的“排隊木偶”被有系統地剝奪了想象力、創造力、天賦、夢想和個人特色。

  自從進入公立學校開始,他就被灌輸不同學科的知識,並用這些知識來處理生活問題。從這種教育制度出來的人,都將成為平庸社會中機械化的角色。當他一旦進入“平庸社會”之後,便被排山倒海般的勢力壓迫著,內心殘存的真實感情無法忠實地表達。剝奪個性的機械化工作方式,會使他進一步喪失自我。最後,他只有公式化地扮演好“排隊木偶”的角色,才能得到滿足感。

  在平庸至上的社會中,一切崇尚大眾化、通俗化,這個風氣使整個社會口味低落,產品品質也不再精良。

  在平庸至上的社會中,行政組織內的各個部門,都有自我膨脹、敷衍了事的趨勢,組織內的法則、規定和條例不但鉗制了個人行動,也嚴重侵犯了個人生活。

  於是,員工們開始感染一種病態心理,他的安全感越來越依賴法則、規定、慣例和有關他職務的紀錄。漸漸地,他便顯露出無知、刻板甚至惡毒的組織偏執狂。他極度重視組織內部的結構、程式與形式,對工作表現或公共服務的品質與效率反而漠不關心。

  “平庸社會”對官員施壓,要求他們以正確的方法、小心謹慎的態度,維護組織中的筥各種慣例。於是他一味墨守僵化的官場作風,而且對既定程式不知變通,只是盲目服從。

  由於他將全副精力投註於服從規定之上,所以根本無暇顧及工作成績,更別說為大眾提供服務了。

  在層級組織中竄起的官僚,往往得力於他們的負面物質。所謂的“能幹”是指不打破常規、不興風作浪。拖延(Sluggish)、隱秘(secretive)、多疑(suspicious)是官僚們的天性,也是他們的“三S”詭計。

  如此,每個排隊木偶就逐漸養成“只掃個人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態。他會岌岌營營地做好分內工作,卻對所屬部門、公司、社會、國家和蕭條與腐化袖手旁觀,不聞不問。

彼得處方

  為了避免人們都成為排隊木偶,扭轉“體系蕭條”的頹勢,彼得博士提出了“彼得處方”,提供了六十五則改善生活品質的秘訣,讓讀者可以透過自我表現,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不斷向前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而非向上攀緣、爬到無法勝任的職位。

  • 彼得處方一:彼得熱身運動──重振活力在於運動。
  • 彼得處方二:彼得靜心術──每天度個心靈假期。
  • 彼得處方三:彼得全面檢視原則──列出你最喜愛的活動,有選擇地實施。
  • 彼得處方四:彼得潔凈計劃──清除過去生活所造成的陰影。
  • 彼得處方五:彼得追求法──做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 彼得處方六:彼得驕傲感──時時犒賞自己。
  • 彼得處方七:彼得實用主義──經常為他人服務。
  • 彼得處方八:彼得座右銘──再度肯定自己。
  • 彼得處方九:彼得檔案法──回溯個人歷史。
  • 彼得處方十:彼得探尋法──檢查讓你滿足現狀的原因。
  • 彼得處方十一:彼得延伸法──瞭解在你之上職位的壓力和報酬。
  • 彼得處方十二:彼得釋放法──免於不相關勢力的影響。
  • 彼得處方十三:彼得波爾卡舞曲──跨越障礙是成功第一步。
  • 彼得處方十四:彼得人格面貌──描繪一個理想的自己。
  • 彼得處方十五:彼得專精法──將註意力集中於自己熟練的領域。
  • 彼得處方十六:彼得優先法──選擇持久的樂趣。
  • 彼得處方十七:彼得潛力法──找尋實際可行的替代方案。
  • 彼得處方十八:彼得先知法──預知自己的能力範圍。
  • 彼得處方十九:彼得預測法──做事情前預測後果。
  • 彼得處方二十:彼得可能法──可能的話,嘗試轉業。
  • 彼得處方二十一:彼得收容所──拒絕“升遷”。
  • 彼得處方二十二:彼得短劇法──如果上司逼你接受一個你興趣缺乏的職位,你就假裝能力不足。
  • 彼得處方二十三:彼得迴避法──不要對“樓上的人”太認真。
  • 彼得處方二十四:彼得巧言法──用言語去澄清而非混淆觀念。
  • 彼得處方二十五:彼得預想法──認清目標。
  • 彼得處方二十六:彼得議案法──建立衡量成就的標準。
  • 彼得處方二十七:彼得討論會──讓員工參與制訂目標的過程。
  • 彼得處方二十八:彼得政策法──使團體目標與個人目標兼容。
  • 彼得處方二十九:彼得定位法──從需求而非形式角度理解目標。
  • 彼得處方三十:彼得實用性──訂立可行的目標。
  • 彼得處方三十一:彼得目標表達法──將目標訴諸言語和行動。
  • 彼得處方三十二:彼得參與法──讓他人參與建立階段性目標的過程。
  • 彼得處方三十三:彼得精確法──用明確、看得見或測得到的方式表達目標的具體內涵。
  • 彼得處方三十四:彼得和平原則──和善地待人處事。
  • 彼得處方三十五:彼得處理法──決策過程中運用理性。
  • 彼得處方三十六:彼得時效法──當機立斷、及時行動。
  • 彼得處方三十七:彼得平衡法──要在恐懼與急躁中取得平衡。
  • 彼得處方三十八:彼得精簡法──以解決問題作為決策導向。
  • 彼得處方三十九:彼得分離法──將解決問題作為決策導向。
  • 彼得處方四十:彼得承諾原理──當心作出一個沒有人贊同的決定。
  • 彼得處方四十一:彼得效力法──勇於行動。
  • 彼得處方四十二:彼得或然率──科學方法與預言的天賦都只能概略描繪出來事物的輪廓。
  • 彼得處方四十三:彼得明確法──在選擇或提升每名人選之前,先認清工作性質。
  • 彼得處方四十四:彼得證明法──購買前先試用。
  • 彼得處方四十五:彼得預演法──暗中進行考驗。
  • 彼得處方四十六:彼得戲劇法──模擬未來狀況。
  • 彼得處方四十七:彼得請願法──嘗試臨時實驗性升職。
  • 彼得處方四十八:彼得宣導法──培養新的勝任人選。
  • 彼得處方四十九:彼得理解法──用第三隻耳朵傾聽。
  • 彼得處方五十:彼得教學法──強化孩子所有合乎人道的行為。
  • 彼得處方五十一:彼得配對法──將有效的強化因數和預期產生的強化因數配對出現。
  • 彼得處方五十二:彼得薪資法──只要表現優異就能獲得薪資。
  • 彼得處方五十三:彼得升遷法──當升遷人選足以勝任新職位時,他才會將升遷視為一種報酬。。
  • 彼得處方五十四:彼得地位法──有系統地提高優秀員工所在職務的地位,以資鼓勵。
  • 彼得處方五十五:彼得效率法──鼓勵員工椇效率為報酬之依據。
  • 彼得處方五十六:彼得賞罰法──依表現優劣,賞罰分明。
  • 彼得處方五十七:彼得利潤法──讓所有員工共同分享利潤,使員工成為和諧一致的團隊
  • 彼得處方五十八:彼得保護法──福利應該能為員工提供實質的安全感及有意義的享受。
  • 彼得處方五十九:彼得美食鋪──讓每名員工有權選擇他或她想得到的報酬。
  • 彼得處方六十:彼得目的法──若想鼓勵和強化員工的表現,就明確地告訴他們的工作目標,並提供足以回報他們貢獻的獎勵機制。
  • 彼得處方六十一:彼得參與法──獎勵團體表現。
  • 彼得處方六十二:彼得授權法──為有能力者提供發揮創意的機會。
  • 彼得處方六十三:彼得贊美法──傳達你對員工傑出表現的贊賞。
  • 彼得處方六十四:彼得聲望法──和各階層的優秀員工溝通
  • 彼得處方六十五:彼得趨近法──透過強化的手段,不斷使一個趨近理想的目標,可以改造一個人的行為。

彼得原理的案例

  與帕金森定理類似,彼得原理描述了組織中隨處可見的各種可笑事情。大劉在一家IT公司從事技術開發工作。由於他工作努力,肯鑽研,為人和氣又樂於助人,深受上司賞識和同事好評。大劉的性格非常適合他的崗位:可以試驗各種創新,以工作為樂,與世無爭。他在不久前被公司提拔為項目主管。大劉非常感激上司對自己的知遇之恩,決心以更好的業績來回報上司。他更加埋頭苦幹,想更多的點子,下屬有什麼難處他總是一攬子全包了。但上任不久,大劉卻發現自己困難重重:一是自己在從事技術工作之餘,必須要以更大的精力來管理好這個項目小組,瑣碎的事情讓他忙得焦頭爛額,根本無暇顧及更多技術的事。二是工作進程很不順利,經常要加班到很晚還不能按時完成進度,同事怨言很大。三是小組中資歷比自己老的很多技術人員對自己不服氣,自己又不好意思說什麼。結果,上司、同事、自己都很不滿意,大劉從優秀的技術專家變成了不稱職的項目主管。

  凡是置身於商業、工業、政治、行政、軍事、宗教、教育各界的每個人都會遇到崗位適應的問題,都會受到彼得原理的困擾。比如現在各所名牌大學的校長,幾乎是清一色的兩院院士,可他們真都懂得管理嗎?退一步說,即使他們懂得管理,那從事管理性的工作,對他們的本職工作——教學和科研的影響又有多大呢?學校的行政管理者必須要由這些學術金字塔尖上的人來擔任嗎?料理上萬人的吃喝拉撒和專攻尖端科學研究對國家來說孰輕孰重,作為院士,心裡能不清楚嗎?

  彼得原理說明提拔職員或幹部一定要著眼於潛力,重視人與崗的匹配,目前的成績並不能作為提升的理由,而要看到他是否能在更高的層次上發揮能力。

彼得原理的影響

  對一個組織而言,一旦組織中的相當部分人員被推到了其不稱職的級別,就會造成組織的人浮於事,效率低下,導致平庸者出人頭地,發展停滯。因此,這就要求改變單純的“根據貢獻決定晉升”的企業員工晉升機制,不能因某個人在某一個崗位級別上幹得很出色,就推斷此人一定能夠勝任更高一級的職務。要建立科學、合理的人員選聘機制,客觀評價每一位職工的能力和水平,將職工安排到其可以勝任的崗位。不要把崗位晉升當成對職工的主要獎勵方式,應建立更有效的獎勵機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為獎勵手段。有時將一名職工晉升到一個其無法很好發揮才能的崗位,不僅不是對職工的獎勵,反而使職工無法很好發揮才能,也給企業帶來損失。

  對個人而言,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期待著不停地升職,但不要將往上爬作為自己的惟一動力。與其在一個無法完全勝任的崗位勉力支撐、無所適從,還不如找一個自己能游刃有餘的崗位好好發揮自己的專長。

彼得原理的評價

  彼得原理道破了所有階層制度之謎。凡一切層級制度組織,如商業、工業、政治、行政、軍事、宗教、教育各界,都受彼得原理控制。最明顯的莫過於我國政府現行的人事制度。我國有關幹部任用和政府現行公務員制度中明確指出,提升到某一級別的職位必須在下一級(或半級)職位中任職達到一定年限,逐層向上提升,並將選拔範圍放到最小的圈子,最後的結果正如彼得原理所推導:大部分的領導職位是由不能勝任的人所擔任。

  由於企業實行的也是層級制度,也存在同樣的隱患。

  由此可以解釋:政府為什麼效率不高?做領導的不做事,做具體事情的不是領導;國有企業為什麼辦不好?企業套用政府現在的行政級別制度;為什麼官僚在每一個社會中都存在?等等。

  如果簡單地將企業的人分成兩類,那麼將存在兩類人。第1類:能勝任現在的工作,但基本已“定型”,不具備自我提升的素質,永遠只能做好現職工作,再向上升一級就是錯誤;第2類:不但能勝任現在的工作,也具備自我學習、自我總結、自我提高的素質和能力,能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從而勝任所有的職位。

  由此可見,企業的用人之道可簡單地概括為:發現並培養第2種人。由此推導的結論是:必須充分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並有效運作,發現(包括招聘和在企業內部發展)並培養企業每一職位的接班人,在人力資源上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潛力。

  提升是將一名員工從前任職位調到需要負責更多職能、擔負更大責任的職位上去。一般,隨之而來的是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工資。提升的動因可能是對過去工作表現突出的報償,也可能是企業為了更好地使用個人的才能和能力。

  根據《彼得原理》一書的見解,管理人員有時會被提升到他們所不能勝任的層次。特別是有這樣的情況,管理人員在其職位上取得了成就,從而使他提升到較高的職位,但這一職位所需要的才能卻常常是他所不具備的。這樣的提升會使該管理人員無法勝任工作。這種現象在由銷售財務生產等部門經理中選拔總經理時表現得最為突出。

  由於表現出色的員工被從原崗位上不斷地提升,直到他們不能勝任為止,但這個過程往往是單向的、不可逆的,也就是說,很少被提升者會回到原來他所勝任的崗位上去。因此,這樣的“提升”最終的結果是企業中絕大部分職位都由不勝任的人擔任。這個推斷聽來似乎有些可笑,但決非危言聳聽,甚至不少企業中的實際情況確實如此。這樣的現象還會產生另外一種後遺症,就是不勝任的領導可能反而會阻塞了可能的勝任者提升的途徑,其危害之大可見一斑。

  儘管我們必須重視管理人員成長可能性並通過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等手段來激發他們的潛能,但彼得原理可以作為一種告誡:不要輕易地進行選拔和提拔。解決這個問題最主要的措施有三個:第一,提升的標準更需要重視潛力而不僅僅是績效。應當以能否勝任未來的崗位為標準,而非僅僅在現在崗位上是否出色。第二,能上能下決不能只是一句空話,要在企業中真正形成這樣的良性機制。一個不勝任經理的人,也許是一個很好的主管,只有通過這種機制找到每個人最勝任的角色,挖掘出每個人的最大潛力,企業才能“人盡其才”。第三,為了慎重地考察一個人能否勝任更高的職位,最好採用臨時性和非正式性“提拔”的方法來觀察他的能力和表現,以儘量避免降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如設立經理助理的職位,在委員會或項目小組這類組織中賦予更大的職責,特殊情況下先讓他擔任代理職位等等。

  成功企業的用人之道包括:1、適當引進外來人才,好處就是用現成的人才,避開“彼得原理”所涉及的後果;2、在企業內部逐步提升,重視潛力,重要的職位大多數由所能勝任的人。

帕金森定律

什麼是帕金森定律

  1958年,英國曆史學家、政治學家西里爾·諾斯古德·帕金森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通過長期調查研究,出版了《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一書。帕金森經過多年調查研究,發現一個人做一件事所耗費的時間差別如此之大:他可以在10分鐘內看完一份報紙,也可以看半天;一個忙人20分鐘可以寄出一疊明信片,但一個無所事事的老太太為了給遠方的外甥女寄張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一整天:找明信片一個鐘頭,尋眼鏡一個鐘頭,查地址半個鐘頭,寫問候的話一個鐘頭零一刻鐘……特別是在工作中,工作會自動地膨脹,占滿一個人所有可用的時間,如果時間充裕,他就會放慢工作節奏或是增添其他項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時間。

  由此得出結論: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機構會像金字塔一樣不斷增多,行政人員會不斷膨脹,每個人都很忙,但組織效率越來越低下。這條定律又被稱為“金字塔上升”現象。

  他在書中闡述了機構人員膨脹的原因及後果: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條出路。第一是申請退職,把位子讓給能幹的人;第二是讓一位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

  這第一條路是萬萬走不得的,因為那樣會喪失許多權力;第二條路也不能走,因為那個能幹的人會成為自己的對手;看來只有第三條路最適宜。於是,兩個平庸的助手分擔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則高高在上發號施令。兩個助手既無能,也就上行下效,再為自己找兩個無能的助手。如此類推,就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領導體系。

  至上而下,一級比一級庸人多,第二條產生出機構臃腫的龐大管理機構。由於對於一個組織而言,管理人員或多或少是註定要增長的。那麼這個帕金森定律,註定要起作用。也就是有這樣一個公式:

X=\frac{(2 K^m+L)}{n}

  式中:K是通過任命下屬謀求晉升的工作人員數;L代表任職年齡和退休年齡之間的差異;m是用於答覆部門內部的各種文件的人員——小時數;N是所轄實際單位數;X將是每年所需要的新的工作人員數。當然,數學家將會認識到,為了發現增長的比例,他們必須用X乘以100,並且除以上一年的人員總數,即:

X=\frac{100(2K^m + L)}{YN}

  其中,Y表示原有人員總數。這一數字證明恆定在5.17%~6.56%之間,而不考慮所完成的工作量(即使沒有被完成)發生的任何變化。

  帕金森這個公式揭示了各部門用人越來越多的秘密:部門負責人寧願找兩個比自己水平低的助手也不肯找一個與自己勢均力敵的下屬。這樣必然陷入機構越多越大,扯皮越多而人員增加也越多的惡性迴圈之中。如此惡性迴圈,就會形成機構重疊,人浮於事,扯皮推諉,效率低下的行政管理體系。這個定律也可這麼來看,對於一個不稱職的管理者,他可能有三條出路,一是申請退職,將位子讓給能幹的人;二是讓一位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三是任用兩名水平低的助手。對於這位不稱職的管理者來說,第一條出路是走不得的,那樣他會失去許多利益;第二條路同樣也不能走,因為那樣會使自己多出一個有力的競爭對手:看來只有選擇第三條路最為適宜。於是,兩個平庸的助手分擔了他的工作.而自己則能高高在上發號施令, 同時也沒有人成為自己晉級的障礙,而下級既然能力不濟,他們又會上行下效,為自己找兩個更加無能的助手。

帕金森定律警示的道理

  帕金森定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不稱職的行政首長一旦占據領導崗位,龐雜的機構和過多的冗員便不可避免,庸人占據著高位的現象也不可避免,整個行政管理系統就會形成惡性膨脹,陷入難以自拔的泥潭。這樣就會在官場中形成類似的“鮮花”插在“牛糞”上的現象,鮮花就好比是那些公司中的領導職位,牛糞就是那些公司中平庸的領導者,而這種“牛糞”插在“鮮花”上的危害是極其大的。例如有一個水利局實行銀行代發工資兩個月後,職工們竟發現多出了34張“嘴”,有34名非水利局職工,卻擁有水利局職工的工資帳戶。後經查實,這多出的34張“嘴”都是水利局幹部的親屬,其中21人是水利局副科級以上幹部的子女親屬。這其中有含飴弄孫的老人,目不識丁的農婦,甚至還有9名是正在學習的大中專學生。寧夏西海固地區同心縣,曾經是以“苦甲天下”而聞名的,但就是在哪裡,這種帕金森現象十分常見,在同心縣部分幹部違法亂紀,有能力的人才得不到重用,而那些能力平庸的人又大量超編進入行政機構,致使這個國家級貧困縣吃“皇糧”的人數畸形膨脹。冗員吃空了財政預算補貼,就連專項資金也被挪用……這種“貧困的腐敗”,引發了一連串的咄咄怪事——在這個僅有33萬人口的貧困縣裡,吃“皇糧”者高達1.1萬人,全縣超編人員高達2800多人。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在這支超編大軍中,有大批“拿著俸祿不上朝”的”掛職幹部”,輪流上班的“輪崗幹部”, 10來歲的“娃娃幹部”,四五歲的“學齡前兒童幹部”。縣烈士陵園只有3座墓碑,但卻供養著20名管理人員,難怪有人嘲諷是“20個活人守著3個死人”。機構、人員過多過濫而造成的效率低下,幾乎成了一些地方的通病,而少數“懶和尚”當主持而產生的“食客者眾”,更成了這些部門的“痼疾”。

帕金森定律發生作用的條件

帕金森定律要發生作用,必須同時滿足下麵四個缺一不可條件:

  第一:必須要有一個組織,這個組織必須有其內部運作的活動方式,其中管理要在這個組織中占有一定的地位。這樣的組織很多,大的來講,各種行政部門,帕金森曾在書中舉出英國海軍編製的例子;小的來講,只有一個老闆和一個雇員的小公司,都存在著管理的組織。

  第二:尋找助手以達到自己目的的不稱職的管理者本身不具有對權力的壟斷性。這就是說權力對這個管理者而言,可能會因為做錯某件事情或者其他人事的原因而輕易喪失。這個條件是不可少的,否則就不能解釋何以要找兩個不如自己的人做助手而不選擇一個比自己強的人,這樣也就不會產生“鮮花”插在“牛糞”上的現象。

  第三:這個管理者能力極其平庸,他在組織中的角色扮演不稱職,如果稱職就不必尋找助手,否則就不能解釋他何以要找幾個助手來協助。

  第四:這個組織一定是一個不斷自我要求完善的組織,正因為如此,才能不斷地吸收新人來補充管理隊伍,也才能符合帕金森關於人員編製增長的公式。

  可見帕金森定律,必須在一個擁有管理職能,不斷追求完善的組織中,擔負著和自身能力不相匹配的平庸的管理角色,且不具備權力壟斷的人群中才起作用。那麼反彈琵琶,一個沒有管理職能的組織,比如網路虛擬學術組織,興趣小組之類,不存在帕金森定律闡釋的可怕頑症。一個不思進取,抱守陳規的組織,不必要引進新人,自然也沒有帕金森定律的困擾。一個擁有絕對權力的人,他不害怕別人攫取權力,也不會去找比他平庸的人做助手。一個能夠承擔他的管理角色的人,沒有必要找一個助手,也不存在帕金森定律的情況。

  通過上述條件的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到:權力的危機感,是產生帕金森現象的根源。恩格斯曾經說過:“自從階級社會產生以來,人的惡劣的情欲、貪欲和權勢欲就成為歷史發展的杠桿。”人作為社會性和動物性的複合體,因利而為,是很正常的行為。假設他的既有利益受到威脅,那麼本能會告訴他,一定不能喪失這個既得利益,這也正是帕金森定律起作用的內因。一個既得權力的擁有者,假如存在著權力危機,不會輕易讓渡自己的權力,也不會輕易的給自己樹立一個對手。在不害人為標準的良心監督下,會選擇兩個不如自己的人作為助手,這種行為是自然而然,無可譴責。

  比如說有一個私營企業主,(他公司的土地,產權全部屬於企業主所有。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這個公司有些名氣了),現在越來越感到在管理上力不從心了。顯然,此時需要有人來協助他。於是企業主向各種媒體發了徵聘廣告,應徵而來的人絡繹不絕。其中有這樣的人才:在美國一所著名的大學讀完了MBA課程,而且有長達十年的管理經驗(姑且不論他為何來這樣企業的原因,假設就是自己願意來這裡效力),業績良好,顯然是十分得力的人選。這個私營企業主會不會聘任他呢?這個老闆可能會飛快的想:公司的土地是我的,所有產權都是我的,這就意味著這個人來我這裡是“無產階級”,他純粹是為我打工,幹得好我可以繼續留他,給他很高的待遇,幹得不好我可以辭退他,無論他如何出色和賣力的工作,他不能坐我的位置,老闆永遠是我。一番盤算以後,這個高智商,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就被留下來,老闆可以說是言聽計從,完全不受帕金森定律的影響。這是一個擁有絕對權力人的作法。接著,這個企業繼續發展,終於產生了企業經營的突破,業務範圍擴大了,新的問題層出不窮,高材生由於所學已經過時,又沒有找時間很好的“充電”,離退休只有五年了,現在感到力不從心,現在需要助手協助他。於是他向各種媒體發出征聘廣告,各種人才絡繹不絕涌來。其中有兩個老闆比較看重,一個是某名牌大學的公共管理專業剛剛畢業的研究生,寫了很多的文章,理論功底極為深厚,實踐經驗卻非常匱乏;另一個頗有實幹家的手腕和魄力,擁有先進的管理觀念和操作經驗。老闆拿不定主意,叫他選擇,這時候就盤算開了,最後的結果是,選擇了那個剛出校門的研究生。

  所以說要想解決帕金森定律的癥結,必須把管理單位的用人權放在一個公正、公開、平等、科學、合理的用人制度上,不受人為因素的干擾,最需要註意的,是不將用人權放在一個可能直接影響或觸犯掌握用人權的人的手裡,問題才能得到解決。

  帕金森定律並非是老調重彈,缺乏新意,這個定律把我們一些行政機關用人現狀刻畫得入木三分。一些心術不正的首長,以權謀私,“舉賢不避親”,竟把那些缺乏基本業務素質的親屬故舊,或欺上瞞下,或弄虛作假,或交換提攜弄到自己所任職把掌的部門。於是乎,“七姑八舅”一個個執掌了“帥印”,親屬嫡系一個個占據著要害崗位,而一個個有能力的幹才,或因有些“野心”,或因有些真本領“氣焰”有點“囂張”,而受到輕用、不用,甚至倍受壓制,其結果,乾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搗蛋的。一個私欲膨脹的行政首長,為一個個低能兒開啟了大門,卻把一批批有為之人拒之門外,於是平庸戰勝了才俊,“牛糞”得到了“鮮花”。

帕金森定律舉例分析

  關於人員增加的論證,帕金森是拿政府機關開刀的。在他的書中假設了一種狀況:一個公務員A,在工作中感到力不從心,疲憊不堪。在他自己看來,工作任務太重了,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然而,這很有可能是他人過中年後精力衰退的自我感覺。A面對這種情境,有三種方式可以解決所謂“工作過度”的問題。第一.他申請辭職-第二,他申請讓公務員B來分擔自己的工作}第三.他可隊要求增加兩個助手公務員C和D。從人之常情來判斷.A只會選擇第三個方案。因為他若辭職,以前就白幹了,養老金就泡湯了。如果用B來分擔他的工作,兩人就平起平坐了,上司退休時,A就給自己增加了一個競爭對手。所以,A會堅持增加C和D當自己的助手(如果只有一個助手.就同用B來分擔工作效果—群).兩個或者更多助手之間會相互牽制,而控制權則牢牢掌握在A手裡。C也抱怨工作太累,A給他指派兩個助手E和F。同時.為了擺平關係,還會給D也委派兩名助手G和H。在此,帕金森點出了機構膨脹的第一個動力:官員想要給自己增加助手,而不是對手。

  到此,原來一個人的工作現在由七個人來承擔。而實際上,A比毗前更加累了。一份文件要在每個人的手上轉一圈,E接到後認為這事歸F管,F便寫一個草案給C,C修改一番後向D徵詢意見,D見G在休假,就叫H處理。H添了幾句話後,經D簽字,又回到C手裡,c據H的意見改動幾處後上交給A。而A正思慮重重,有很多煩心事。明年他將要接替w的職位,所以他得在C和D之間物色一個接班人。儘管G不太符合休假條件,但他不得不同意G的休假請求。他有點擔心H.應該讓H去休假,因為H身體不太好.還有如F的增加工資問題.E的內部調動問題.D的辦公室婚外戀問題,G和F的人際關係衝突問題等等。譜如此類的問題總在A的心頭縈繞。那份文件傳到他的手裡,他向來是一絲不苟的,所以儘管忙也得仔細修改文稿。他刪除了C和H的廢話.修改了幾處語法錯誤,抱怨了一通年輕人辦事的不細緻,總算完成了文件。等到A下班,已經暮色蒼茫。工作的過分辛苦,使他增添了縷縷白髮。機關中的人員,總是互相給對方添事,人一多.做同樣工作所藉的時間比以前更長了,沒有人閑著,都忙得不可開交。由此,帕金森提出了機構膨脹的第二個動力:官員們相互之間製造工作。

  帕金森結合英國政府的實際情況,對自己的定律做了說明。從1914年到1928年,英國海軍官員人數,從2000人增加到3569人,以每年5 6%速度遞增。而在此期間,由於《華盛頓海軍協定》的限制.海軍規模在減小,1928年的海軍士兵人數是1914年的三分之二,軍艦數是1914年的三分之一。從1935年到1954年,這種狀況還在發展。這一期間,英國海軍部的人員從8118人.上升到33788人,而此段時間英國海軍的地位在不斷下降。殖民部從372人增加到1661人,而這正是大英帝國殖民地迅速減少的夕陽殘照時期。據此,帕金森認為。無論政府工作量是增是減,甚至是消失,雇員數量都受到帕金森定律的支配而增長。[3]

  帕金森定律深刻地揭示了行政權力擴張引發人浮於事、效率低下的“官場傳染病”。

  如何消滅帕金森定律的負作用是我國各級政府及國有企業面臨的緊要問題。建國初期,一個縣的行政管理人員只有幾百人,而現在則有上千人乃至幾千人。龐大的行政管理開支必然落到每個納稅人身上,過多的行政干預必然制約經濟的發展,讓下層的人沒事找事。在計劃經濟時代,有的公社連每株玉米的間距多少釐米都要制訂計劃,還要層層落實,確實大大地辛苦。然而,由於土壤肥瘠、氣候旱澇等諸多因素,誰也不買領導的賬。

  還有一則計劃經濟時代的真實笑話,說上海某廠蓋廁所,報告經過層層審批,經費總算批下來了,但只夠蓋一間的,經過廠領導反覆研究拍板,先蓋一間男廁所,至於女廁所,只有明年再說了……

  帕金森定律都影響到了廁所建設,方便的事不方便了,的確該引起重視,應反覆討論研究、制定切實計劃加以解決。

帕金森定律的另一種解釋

帕金森定律是時間管理中的一個概念。

帕金森定律表明:只要還有時間,工作就會不斷擴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時間。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亦稱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語。  

  “墨菲定律”:事情往往會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發展,只要有這個可能性。比如你衣袋裡有兩把鑰匙,一把是你房間的,一把是汽車的;如果你現在想拿出車鑰匙,會發生什麼?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間鑰匙。

  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的起源

  墨菲是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1949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火箭減速超重試驗中,因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墨菲發現,測量儀錶被一個技術人員裝反了。由此,他得出的教訓是:如果做某項工作有多種方法,而其中有一種方法將導致事故,那麼一定有人會按這種方法去做。

  換種說法:假定你把一片乾麵包掉在地毯上,這片麵包的兩面均可能著地。但假定你把一片一面塗有一層果醬的麵包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帶有果醬的一面落在地毯上。在事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斯塔普將其稱為“墨菲法則”,並以極為簡潔的方式作了重新表述:凡事可能出岔子,就一定會出岔子。墨菲法則在技術界不脛而走,因為它道出了一個鐵的事實:技術風險能夠由可能性變為突發性的事實。

  墨菲定律的適用範圍非常廣泛,它揭示了一種獨特的社會及自然現象。它的極端表述是:如果壞事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並造成最大可能的破壞。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並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

  西方的“墨菲定律”(Murphy's Law)是這樣說的: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

  “墨菲定律”的原話是這樣說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作出這種選擇。)

  根據“墨菲定律”:

  一、任何事都沒有錶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二、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三、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四、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墨菲定律”誕生於20世紀中葉,這正是一個經濟飛速發展,科技不斷進步,人類真正成為世界主宰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處處瀰漫著樂觀主義的精神:人類取得了對自然、對疾病以及其他限制的勝利,並將不斷擴大優勢;我們不但飛上了天空,而且飛向太空……我們能夠隨心所欲地改造世界的面貌,這一切似乎昭示著:一切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無論是怎樣的困難和挑戰,我們總能找到一種辦法或模式戰而勝之。

墨菲定律的案例

  2003年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即將返回地面時,在美國得克薩斯州中部地區上空解體,機上6名美國宇航員以及首位進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員拉蒙全部遇難。“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也印證了“墨菲定律”。如此複雜的系統是一定要出事的,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合情合理。一次事故之後,人們總是要積極尋找事故原因,以防止下一次事故,這是人的一般理性都能夠理解的,否則,或者從此放棄航天事業,或者聽任下一次事故再次發生,這都不是一個國家能夠接受的結果。

  人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上帝,當你妄自尊大時,“墨菲定律”會叫你知道厲害;相反,如果你承認自己的無知,“墨菲定律”會幫助你做得更嚴密些。

  這其實是概率在起作用,人算不如天算,如老話說的“上的山多終遇虎”。還有“禍不單行”。如彩票,連著幾期沒大獎,最後必定滾出一個千萬大獎來,災禍發生的概率雖然也很小,但累積到一定程度,也會從最薄弱環節爆發。所以關鍵是要平時清掃死角,消除不安全隱患,降低事故概率。

墨菲定律的啟示

  正是這種盲目的樂觀主義,使我們忘記了對於亘古長存的茫茫宇宙來說,我們的智慧只能是幼稚和膚淺的。世界無比龐大複雜。人類雖很聰明,並且正變得越來越聰明,但永遠也不能徹底瞭解世間的萬事萬物。人類還有個難免的弱點,就是容易犯錯誤,永遠會犯錯誤。正是因為這兩個原因,世界上大大小小的不幸事故、災難才得以發生。

  近半個世紀以來,“墨菲定律”曾經攪得世界人心神不寧,它提醒我們:我們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明,我們將要面臨的麻煩就越嚴重。事故照舊還會發生,永遠會發生。“墨菲定律”忠告人們:面對人類的自身缺陷,我們最好還是想得更周到、全面一些,採取多種保險措施,防止偶然發生的人為失誤導致的災難和損失。歸根到底,“錯誤”與我們一樣,都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狂妄自大隻會使我們自討苦吃,我們必須學會如何接受錯誤,並不斷從中學習成功的經驗。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在街上準備攔一輛車去赴一個時間緊迫的約會,你會發現街上所有的計程車不是有客就是根本不搭理你,而當你不需要租車的時候,卻發現有很多空車在你周圍游弋,只待你的一揚手,車隨時就停在你的面前。如果一個月前在浴室打碎鏡子,儘管仔細檢查和沖刷,也不敢光著腳走路,等過了一段時間確定沒有危險了,不幸的事還是照樣發生,你還是被碎玻璃扎了腳。如果你把一片乾麵包掉在你的新地毯上,它兩面都可能著地。但你把一片一面塗有果醬的麵包掉在新地毯上,常常是有果醬的那面朝下。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多發達,事故都會發生。而且我們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明,面臨的麻煩就越嚴重。所以,我們在事前應該是儘可能地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發生不幸或者損失,就笑著應對吧,關鍵在於總結所犯的錯誤,而不是企圖掩蓋它。

墨菲定律的演化版本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這樣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兩種選擇,其中一種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作出這種選擇)。到今天,它已經派生出以下的版本:

  1.別試圖教貓唱歌,這樣不但不會有結果,還會惹貓不高興?

  2.別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會搞不清楚,到底誰是傻瓜?

  3.不要以為自己很重要,因為沒有你,太陽明天還是一樣從東方升上來?

  4.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5.好的開始,未必就有好結果;壞的開始,結果往往會更糟。

  6.你若幫助了一個急需用錢的朋友,他一定會記得你——在他下次急需用錢的時候。

  7.有能力的——讓他做;沒能力的──教他做;做不來的──管理他。

  8.你早到了,會議卻取消;你準時到,卻還要等;遲到,就是遲了。

  9.你攜伴出游,越不想讓人看見,越會遇見熟人。

  10.你愛上的人,總以為你愛上他是因為:他使你想起你的老情人。

  11.你最後硬著頭皮寄出的情書;寄達對方的時間有多長,你反悔的時間就有多長。

  12.東西越好,越不中用。

  13.一種產品保證60天不會出故障,等於保證第61天一定就會壞掉。

  14.東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場,就可以丟掉;東西一丟掉,往往就必須要用它。

  15.你丟掉了東西時,最先去找的地方,往往也是可能找到的最後一個地方。

  16.你往往會找到不是你正想找的東西。

  17.你出去買爆米花的時候,銀幕上偏偏就出現了精彩鏡頭。

  18.另一排總是動的比較快;你換到另一排,你原來站的那一排,就開始動的比較快了;你站的越久,越有可能是站錯了排。

  19.一分鐘有多長? 這要看你是蹲在廁所裡面,還是等在廁所外面。

墨菲定律應用分析

案例一:從墨菲定律看安全管理的警示職能
  一、正確認識墨菲定律

  對待這個定律,安全管理者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消極的態度,認為既然差錯是不可避免的,事故遲早會發生,那麼,管理者就難有作為;另一種是積極的態度,認為差錯雖不可避免,事故遲早要發生的,那麼安全管理者就不能有絲毫放鬆的思想,要時刻提高警覺,防止事故發生,保證安全。正確的思維方式是後者。根據墨菲定律可得到如下兩點啟示:

  認識之一:不能忽視小概率危險事件

  由於小概率事件在一次實驗或活動中發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就給人們一種錯誤的理解,即在一次活動中不會發生。與事實相反,正是由於這種錯覺,麻痹了人們的安全意識,加大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其結果是事故可能頻繁發生。譬如,中國運載火箭每個零件的可靠度均在0.9999以上,即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均在萬分之一以下,可是在1996、1997兩年中卻頻繁地出現發射失敗,雖然原因是複雜的,但這不能不說明小概率事件也會常發生的客觀事實。縱觀無數的大小事故原因,可以得出結論:“認為小概率事件不會發生”是導致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的根本原因。墨菲定律正是從強調小概率事件的重要性的角度明確指出:雖然危險事件發生的概率很小,但在一次實驗(或活動)中,仍可能發生,因此,不能忽視,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認識之二:墨菲定律是安全管理過程中的長鳴警鐘

安全管理的目標是杜絕事故的發生,而事故是一種不經常發生和不希望有的意外事件,這些意外事件發生的概率一般比較小,就是人們所稱的小概率事件。由於這些小概率事件在大多數情況下不發生,所以,往往被人們忽視,產生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這恰恰是事故發生的主觀原因。墨菲定律告誡人們,安全意識時刻不能放鬆。要想保證安全,必須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採取積極的預防方法、手段和措施,消除人們不希望有的和意外的事件。

  二、發揮警示職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的警示職能是指在人們從事生產勞動和有關活動之前將危及安全的危險因素和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找出來,告誡有關人員註意並引起操作人員的重視,從而確保其活動處於安全狀態的一種管理活動。由墨菲定律揭示的兩點啟示可以看出,它是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能,對於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安全管理中,警示職能將發揮如下作用:

  1) 警示職能是安全管理中預防控制職能得以發揮的先決條件

  任何管理,都具有控制職能。由於不安全狀態具有突發性的特點,使安全管理不得不在人們活動之前採取一定的控制措施、方法和手段,防止事故發生。這說明安全管理控制職能的實質內核是預防,堅持預防為主是安全管理的一條重要原則。墨菲定律指出:只要客觀上存在危險,那麼危險遲早會變成為不安全的現實狀態。所以,預防和控制的前提是要預知人們活動領域里固有的或潛在的危險,並告誡人們預防什麼,並如何去控制。

  2) 發揮警示職能,有利於強化安全意識

  安全管理的警示職能具有警示、警告之意,它要求人們不僅要重視發生頻率高、危險性大的危險事件,而且要重視小概率事件;在思想上不僅要消除麻痹大意思想,而且要剋服僥幸心理,使有關人員的安全意識時刻不能放鬆,這正是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

  3) 發揮警示職能,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

  傳統安全管理是被動的安全管理,是在人們活動中採取安全措施或事故發生後,通過總結教訓,進行“亡羊補牢”式的管理。當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市場經濟導致個別人員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不斷變化,新的危險不斷出現,發生事故的誘因增多,而傳統安全管理模式已難於適應當前情況。為此,要求人們不僅要重視已有的危險,還要主動地去識別新的危險,變事後管理為事前與事後管理相結合,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牢牢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動權。

  4) 發揮警示職能,提高全員參加安全管理的自覺性

  安全狀態如何,是各級各類人員活動行為的綜合反映,個體的不安全行為往往禍及全體,即“100-1=0”。因此,安全管理不僅僅是領導者的事,更與全體人員的參與密切相關。根據心理學原理,調動全體人員參加安全管理積極性的途徑通常有兩條:①激勵:即調動積極性的正誘因,如獎勵、改善工作環境等正面刺激;②形成壓力:即調動積極性的負誘因,如懲罰、警告等負面刺激。對於安全問題,負面刺激比正面刺激更重要,這是因為安全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如果安全,則被認為是正常的;若不安全,一旦發生事故會更加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因此,不安全比安全更能引起人們的註意。墨菲定律正是從此意義上揭示了在安全問題上要時刻提高警惕,人人都必須關註安全問題的科學道理。這對於提高全員參加安全管理的自覺性,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結束語

  墨菲定律的內容並不複雜,道理也不深奧,關鍵在於它揭示了在安全管理中人們為什麼不能忽視小概率事件的科學道理;揭示了安全管理必鬚髮揮警示職能,堅持預防為主原則的重要意義;同時指出,對於人們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螃蟹效應

什麼是螃蟹效應

  當螃蟹放到不高的水池裡時,單個螃蟹可能憑著自己的本事爬出來,但是如果好幾個螃蟹,它們就會疊羅漢,總有一個在上邊,一個在下邊,這時底下的那個就不幹了,拼命爬出來,並且開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結果誰也爬不高。這就是螃蟹文化。

  釣過螃蟹的人或許都知道,簍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蓋上蓋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為只要有一隻想往上爬,其它螃蟹便會紛紛攀附在它的身上,結果就是把它拉下來,最後沒有一隻能夠爬出去。

螃蟹效應對企業管理的啟示

  螃蟹如此,企業也同樣,如果員工之間、員工與老闆之間經常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相互算計,或明爭或暗鬥,甚至想盡辦法去破壞或打壓,久而久之,企業組織里就只剩下一群互相牽制、毫無生產力的螃蟹。

  在競爭機制中,應避免這種“螃蟹效應”。競爭面前固然不必講謙讓,但競爭的規則卻不容踐踏,一旦規則遭到破壞,有序變成了無序,那麼,每一個個體都將面臨來自四面八方不擇手段的攻擊,結果就會出現“螃蟹效應”。

  相互牽制的螃蟹永遠爬不出一尺竹簍,內鬥不斷的企業難逃“長不大”、“做不強”乃至一朝崩盤的命運。為什麼?

  這其實是一個企業內部倫理的問題,其實質在於企業的文化。

  企業應該避免螃蟹效應,通過硬的制度和軟的文化兩個方面來倡導團隊精神,企業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螃蟹效應”的原因

  1.小人、庸人當道,為鞏固自已的地位,他們對賢能者進行排擠、打壓、迫害,使整個團隊里只存在差於自已及聽自已話的人。

  2.激勵機制與企業文化落後或不健全,使賢能者被同化而缺乏改革進取意識。

  3.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義意識作用,眼紅他人優秀而自已平庸,出現不配合或玩釜底抽薪的動作。

  4.墨守成規的保守主義者,將平衡與穩定視作第一要務,怕有人打破平衡會產生其它影響而限制進取創新。

  5.踩著別人肩膀往上爬的心理,做出損人利已或損人不利已的事情。

如何避免“螃蟹效應”

  1.塑造團結協作的企業文化;

  2.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管理制度;

  3.建立科學、合理、高效的績效考核制度;

  4.建立完善的人才選拔、任免制度;

  5.強化公司的執行力;

  6.讓“服務”和“人性化”作為我們工作的標準。在競爭機制中,應避免這種“螃蟹效應”。競爭面前固然不必講謙讓,但競爭的規則卻不容踐踏,一旦規則遭到破壞,有序變成了無序,那麼,每一個個體都將面臨來自四面八方不擇手段的攻擊,結果就會出現“螃蟹效應”。

破除60個人性盲點的關鍵效應

【認識真正的自己:了解真實的自己,正視客觀的事實】
 .巴納姆效應:人貴在自知,難在自知
 .因果定律:任何一種結果的出現,都不是偶然的
 .瓦拉赫效應:找到自己的最佳出發點
 .印刻效應:先入不一定為「主」
 .三分之一效應:看似第一的東西,不一定是最好的
 .慣性定律:命運經常被習慣主宰
 .暈輪效應:愛屋及烏與以偏概全
 .特裡法則:任何改正都是進步
 .手錶定理:更多標準會讓你無所適從
 .蘑菇原理:沒有繭中的蜇伏,哪來羽化成蝶的美麗
 .二八法則:找到並充分利用最關鍵的資源
 .巨人的影子:勇於正視自己的不足
 .從眾效應:人云亦云,不如獨立思考
 .地位效應:理性分析,不盲目追隨
 .反映法則:外在世界反映你的內在真實
 .齊加尼克效應:有些壓力很正常,不必為此太緊張
 .盧維斯定理:謙虛聽取周圍人的意見

【打敗消極的自己:樂觀面對生活,生活會帶給你快樂】
 .塞利格曼效應:沒有絕望的環境,只有絕望的心態
 .期望定律:有夢才有希望
 .堅信定律:堅定信念,理想才會實現
 .比倫定律:失敗也是一種機會
 .破窗效應:已經破損的東西更易遭到破壞
 .野馬結局:控制你的壞情緒
 .瓦倫達效應:專注於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
 .鯰魚效應:讓自己保持適度的緊張
 .史華茲論斷:幸福沒有依靠,全憑自己掌握
 .霍桑效應:適度發泄,然後輕裝上陣
 .乞丐效應:順時莫張狂,逆時莫絕望
 .蔡戈尼效應:掌控自我,享受平衡生活的樂趣
 .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一定不會做好
 .踢貓效應:別成為壞情緒的傳遞者
 .甜檸檬心理:接納自己,找到自身優勢

【成為受歡迎的自己:讓自己變得人見人愛】
 .互惠原理:與人相處,不妨先付出一點
 .投射效應:不要總以自己的喜好去衡量別人
 .刺蝟效應:和諧關係在合適距離中實現
 .喜好效應:要想釣到魚,首先要知道魚愛吃什麼
 .南風效應:感人心者莫乎情
 .三明治效應:讓批評變得更可口
 .自己人效應:讓自己成為受人喜歡的「自己人」
 .畢馬龍效應:人們會成為你想象中的樣子
 .邊際效應:雪中送炭勝過錦上添花
 .留白效應:給別人留下適度的空間
 .名片效應:恰到好處地展示你自己
 .古德曼定理:聆聽比訴說更能贏得他人的信任
 .首因效應:抓住第一印象的機會
 .互悅機制:你喜歡他,他就喜歡你

【實現成功的自己: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
 .吸引力法則:改變生活從改變自己的思想開始
 .毛毛蟲效應:低頭趕路,更要抬頭看路
 .成就動機:給自己安裝一個成功的「引擎」
 .吉格勒定理:為自己設定一個高目標
 .飛輪效應:不要害怕開始的困難,挺住就是勝利
 .路徑依賴定律:最初的選擇決定最終的結果
 .棉花糖效應:克服小的誘惑,你才能得到更多
 .登門檻效應:因勢利導才能趁勢而上
 .最後通牒效應:設定最後期限,你的效率會更高
 .蛻皮效應:成長就是不斷地超越自我
 .卡瑞爾公式:事情已經糟糕透頂,剩下的就是解決問題
 .奧卡姆剃刀定律:放棄是一種智慧
 .重複定律:不斷重復就會不斷加強
 .專精定律:全神貫注,好上加好

奧卡姆剃刀定律

什麼是奧卡姆剃刀

  奧卡姆剃刀(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

  奧卡姆剃刀,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奧卡姆(Ockham)在英格蘭的薩里郡,那是他出生的地方。他在《箴言書註》2捲15題說“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

  這個原理稱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Entities should not be multiplied unnecessarily)。有時為了顯示其權威性,人們也使用它原始的拉丁文形式:

Pluralitas non est ponenda sine necessitate.  
Frustra fit per plura quod potest fieri per pauciora.  
Entia non sunt multiplicanda praeter necessitatem.

  公元14世紀,英國奧卡姆的威廉對當時無休無止的關於“共相”、“本質”之類的爭吵感到厭倦,於是著書立說,宣傳唯名論,只承認確實存在的東西,認為那些空洞無物的普遍性要領都是無用的累贅,應當被無情地“剃除”。

他所主張的“思維經濟原則”,概括起來就是“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因為他是英國奧卡姆人,人們就把這句話稱為“奧卡姆剃刀”。

這把剃刀出鞘後,剃禿了幾百年間爭論不休的經院哲學和基督教神學,使科學、哲學從神學中分離出來,引發了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同時,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脅,被認為是異端邪說,威廉本人也受到傷害。然而,這並未損害這把刀的鋒利,相反,經過數百年越來越快,並早已超越了原來狹窄的領域而具有廣泛的、豐富的、深刻的意義。

奧卡姆的代表作是《邏輯大全(Summa Logical)》(商務印書館有中譯本),書中指出,世界是由具體的事物構成,不存在包羅萬象的實體,而邏輯學是獨立於形而上學的自然哲學工具。科學是關於具體事物的,事物是個別的,但在詞語中有共相,邏輯是研究共相、詞語和概念的。奧卡姆使邏輯學獨立於形而上學和神學之外。

  今天,這把陰冷閃光的剃刀又向我們複雜的企業管理發出了挑戰,指出許多東西是有害無益的,我們正在被這些自己製造的麻煩壓跨。事實上,我們的組織正不斷膨脹,制度越來越煩瑣,文件越來越多,但效率卻越來越低。這迫使我們使用“奧卡姆剃刀”,採用簡單管理,化繁為簡,將複雜的事物變簡單。

  為什麼要將複雜變簡單呢?因為複雜容易使人迷失,只有簡單化後才利於人們理解和操作。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時間和精力成為人們的稀缺資源,管理者的時間更加有限,許多終日忙忙碌碌的管理者卻鮮有成效,究其原因正是缺乏簡單管理思維和能力,分不清“重要的事”與“緊迫的事”,結果成為了低績效或失敗的管理者。從這個意義上講,管理之道就是簡化之道,簡化才意味著對事務真正的掌控。

  簡單管理對於處於轉型和成長時期的中國企業具有非凡的意義,但簡單管理本身卻不是簡單。奧卡姆剃刀定律也認為:把事情變複雜很簡單,把事情變簡單很複雜。一些人動輒以“無為而治”、“治大國若烹小鮮”來概括簡單管理,但又有幾人能若庖丁般游刃有餘?我們所知道的一流的企業家無不抱著異常謹慎的態度經營企業,如比爾蓋茨微軟破產只有18個月”的論斷、張瑞敏“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態以及任正非一直所擔憂的“華為的冬天”。可見,簡單管理作為一種古老而嶄新的管理思維和能力,蘊涵著深刻的內涵。

奧卡姆剃刀的影響

  在影視作品中,朱迪·福斯特主演的科幻片《Contact》中提到奧卡姆剃刀,但影片講述的是信仰問題,科學是否也是一種信仰?

  在管理學領域,重要的事實是百人法則,即很多國際集團公司的總部不超過100名職員,這種人少高效率的組織結構,不能排除根植於西方文化領域中的奧卡姆剃刀作用。

  在哲學領域,邏輯經驗主義的要義也是人類認識的“思維的經濟性”,思維是用最經濟的方式來思考和表達客觀世界,因果性只是思維的一種節約方式,物理學的公式也是這種經濟性的具體實現,而形而上學的體系是無法證實的同語反覆,形而上學體系的關鍵是不要自相矛盾,在邏輯經驗主義里,形而上學被剔除出哲學。

  在語言學領域,語言表達的是事實還是情感,或者是毫無意義,而科學或哲學的命題一定要是關於事實的命題,才具有實證的意義,當然關於情感的表達屬於文學和美學範疇。

  以上幾個領域都不能排除奧卡姆剃刀的影響。

奧卡姆剃刀定律在目標管理中的運用

“奧卡姆剃刀”三法

  對於組織在目標設置與執行過程中因上述種種原因而出現的目標曲解與置換,有一個根本的解決之道,即“無情地剔除所有累贅”,這也正是“奧卡姆剃刀”所倡導的“簡化”法則:保持事物的簡單化是對付複雜與繁瑣的最有效方式。具體而言,有三種措施可以幫助我們避免目標曲解與置換現象的發生:

1.精兵簡政,不斷簡化組織結構

組織結構扁平化與組織結構非層級化已經成為企業組織變革的基本趨勢。在新型的組織結構中,傳統的企業組織結構中嚴格的等級制度已經不復存在,組織中上下有序的傳統規則被淡化,員工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分工合作關係,基層員工被賦予更多的權力,他們有可能參與部門目標甚至於組織目標的制定,組織內的信息不再是上下級之間的單向傳遞,而是一種網路化的即時式雙向溝通。在這種組織中,顧客的需要成為員工行動的嚮導,人們的行為具有明確的目標導向。同時,由於員工的積极參与,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之間的矛盾得到最大程度地消除。

2.關註組織的核心價值,始終將組織資源集中於自己的專長

  也就是說,組織需要從眾多可供選擇的業務中篩選出最重要的、擁有核心競爭能力的業務,在自己最具競爭優勢的領域確定組織的目標。這樣,才能確保組織集中精力,就可以以最少的代價獲得最豐厚的利潤。反之,如果目標數量過多,往往會使經營者難以同時兼顧太多的業務,從而顧此失彼。韋爾奇上任通用電氣公司總裁時,從簡潔高效的角度出發,提出“非一即二”原則:必須把本產品做成本數一數二的產品,否則一律賣掉。

3.簡化流程,避免不必要的文書作業

  事實上,由於個體受自身思維方式的限制,簡單的信息遠比複雜的信息更有利於人們的思考與決策。因此一個優秀企業的主要特征,就是他們知道如何保持事情的簡單化,不管多複雜的事情都能將其變得簡單易行。

  儘管導致組織目標曲解與置換的原因很多,但奧卡姆剃刀定律對解決目標的曲解與置換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簡單”的理念與思路。

卡瑞爾公式

卡瑞爾公式簡述

  威利·卡瑞爾是個聰明的工程師,他開創了空調製造行業,現在這世界著名的卡瑞爾公司的負責人。

卡瑞爾公式的全稱是卡瑞爾萬靈公式,其內容是指:唯有強迫自己面對最壞的情況,在精神上先接受了它以後,才會使我們處在一個可以集中精力解決問題的地位上。

  具體分為三步:第一,問你自己,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自己處於一個什麼地方和位置?第二,接受這個現實。第三,鎮定的想辦法努力去改善這個現實。

卡瑞爾公式的來歷

  威利·卡瑞爾年輕時曾是紐約水牛鋼鐵公司的一名工程師。卡瑞爾到密蘇里州去安裝一架瓦斯清潔機。經過一番努力,機器勉強可以使用了,然而,遠遠沒有達到公司保證的質量。他對自己的失敗感到十分懊惱,簡直無法入睡。後來,他意識到煩惱不能解決問題。於是,想出了一個不用煩惱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一步,找出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充其量不過是丟掉差事,也可能老闆會把整個機器拆掉,使投下的20000塊錢泡湯。

第二步,讓自己能夠接受這個最壞情況。他對自己說,我也許會因此丟掉差事,那我可以另找一份;至於我的老闆,他們也知道這是一種新方法的試驗,可以把20000塊錢算在研究費用上。

  第三步,有了能夠接受最壞的情況的思想準備後,就平靜地把時間和精力用來試著改善那種最壞的情況。他做了幾次試驗,終於發現,如果再多花5000塊錢,加裝一些設備,問題就可以解決了。結果公司不但沒有損失20000塊錢,反而很快就達到了目標。

蛻皮效應

蛻皮效應

蛻皮效應:不斷自我超越,實行自我否定是不斷成功的精髓。

  所謂蛻皮,指的是許多節肢動物和爬行動物,生長期間舊的表皮脫落,由新長出的表皮來代替,通常每蛻皮一次就長大一些。蛻皮效應由此而來。

  點評:能不斷超越自己,你終能取得成功。

蛻皮效應的管理啟示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區,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不要劃地自限。只有勇於接受挑戰充實自我,你才會超越自己,發展得比想象中更好。

  有個生活非常潦倒的銷售員,每天都埋怨自己"懷才不遇",命運在捉弄他。聖誕節前夕,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充滿佳節的熱鬧氣氛。他坐在公園的一張椅子上,開始回顧往事。去年的今天,他孤單一人,以酗酒度過了他的聖誕節,沒有新衣,也沒有新鞋子,更甭談新車子、新屋子了。

  "唉!今年我又要穿著這雙舊鞋子度過聖誕了!"說著準備脫掉穿著的舊鞋子。

  這個時候,他看見一個年輕人自己滑著輪椅走過,他立即頓悟:

  "我有鞋子穿是多麼幸福!他連穿鞋子的機會都沒有啊!"

  經過這次頓悟,這位推銷員蛻掉了自己萎靡不振的一層皮,從此脫胎換骨,奮發圖強,力爭上游。不久,他就因為銷售成績顯著而多次得到加薪。最後,他又開辦了自己的銷售公司,並最終成為了一名百萬富翁。

  面對挫折,面對沮喪,我們需要堅持。看不見光明、希望,卻仍然孤獨、堅韌地奮鬥著,這才是成功者的素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超越自己,成就自己。

  愛迪生研究電燈時,工作難度出乎意料的大,1600多種材料被他製作成各種形狀,用做燈絲,效果都不理想,要麼壽命太短,要麼成本太高,要麼太脆弱,工人難以把它裝進燈泡。全世界都在等待他的成果。半年後人們失去耐心了,紐約《先驅報》說:"愛迪生的失敗現在已經完全證實,這個感情衝動的家伙從去年秋天就開始電燈研究,他以為這是一個完全新穎的問題,他自信已經獲得別人沒有想到的用電發光的辦法。可是,紐約的著名電學家們都相信,愛迪生的路走錯了。"愛迪生不為所動,繼續著自己的實驗。英國皇家郵政部的電機師普利斯在公開演講中質疑愛迪生,他認為把電流分到千家萬戶、還用電錶來計量,是一種幻想。愛迪生繼續摸索。人們還在用煤氣燈照明,煤氣公司竭力說服人們:愛迪生是個吹牛不上稅的大騙子。就連很多正統的科學家都認為他在想入非非,有人說:"不管愛迪生有多少電燈,只要有一隻壽命超過20分鐘,我情願付100美元,有多少買多少。"有人說:"這樣的燈,即使弄出來,我們也點不起。"他毫不動搖。在進行這項研究一年之後,他終於造出了能夠持續照明45小時的電燈,完成了對自己的超越。

  經過自己的堅持和努力,愛迪生不但促成了自己的蛻變,牢牢樹立了自己在世人心目中偉大的發明家地位,而且促成了人類生活方式的一次大變遷。正是因為有了他的這項發明,人類才真正進入了電氣時代。

  對自己或對工作不滿的人,首先要把自己想象成理想中的自己,並且擁有極好的工作機會。再假定現在的自己和工作就和想象的一樣,再採取行動。如果耐心地進行這種自我改造,就能發揮個性中本就具有的強大的精神力,使自己和工作完全按照理想的樣子發生改變,從而取得成功。

最後通牒效應

什麼是最後通牒效應

最後通牒效應是指對於不需要馬上完成的任務,人們往往是在最後期限即將到來時才努力完成的情形。

最後通牒效應的應用

  這種心理效應可能反映了人類心理的某種拖拉傾向,即人們在從事一些活動時,總覺得預備不足,感到能拖就拖,但不能拖的情況下,例如當不答應預備的時候,或者已經到了規定的時間,人們基本上也能夠完成任務。

  美國的談判專家柯英,在擔任美國某企業的代理期間,曾和日本某企業進行過一次談判。柯英剛下飛機,代表日本企業與他談判的兩名職員已經在出口處迎接了。這兩個人熱情地接過柯英的行李,用高級轎車送他到已預定好的旅館。路上,日本職員彬彬有禮地詢問柯英,預定哪一天的班機回去,他們好預定汽車。柯英受到如此禮遇,自然從口袋裡取出回程機票給日本人看,上面寫著返程的時間。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因為無意中泄露了行程,讓自己在談判中陷入了被動的局面。在前十天里,日本方面每天只是招待他到各個名勝古跡參觀游玩,對有關談判的重要內容一句也不提。直到柯英快離開的最後兩天,談判才正式開始,到了最後一天,雙方的談判才真正進入主題,當談到最重要的問題時,接柯英去機場的小轎車已經等在門口了。於是,最後的談判只好在車裡進行,直到柯英臨上飛機時,才最終達成了談判的協議。當然,談判的結果對美方非常不利,日本人因為巧妙運用了最後期限的技巧,大獲全勝。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心理:對於一些不需要馬上完成的任務,習慣於在最後期限即將到來時才去努力完成。這種習慣反映了人類的拖拉傾向,比如在從事一些活動時,總覺得準備不足,能拖就拖;但在不允許拖延的情況下,即使準備不夠充分,也基本能夠完成任務。心理學上將這種現象稱作“最後通牒效應”。教育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一個班的小學生閱讀—篇課文。實驗的第一階段,沒有規定時間,讓他們自由閱讀,結果全班平均用了8分鐘才閱讀完;第二階段,規定他們必須在5分鐘內讀完,結果他們用了不到5分鐘的時間就讀完了。這個實驗反映了“最後通牒效應”對人們的心理促進作用。

登門檻效應

什麼是登門坎效應

登門坎效應是指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這種現象,猶如登門坎時要一級臺階一級臺階地登,這樣能更容易更順利地登上高處。當個體先接受了一個小的要求後,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項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這叫做登門坎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

心理學家認為,在一般情況下,人們都不願接受較高較難的要求,因為它費時費力又難以成功,相反,人們卻樂於接受較小的、較易完成的要求,在實現了較小的要求後,人們才慢慢地接受較大的要求,這就是“登門坎效應”對人的影響。明代洪自成也曾談到這個問題,他在《菜根譚》中說:“攻之惡勿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當使人可從。”

  社會心理學家弗里德曼在20世紀60年代做了一個非常經典的實驗。研究的第一步,是先到各家各戶向家庭主婦們提出一個小的要求,請她們支持“安全委員會”的工作,在一份呼籲安全駕駛的請願書上簽名。研究的第二步,在兩周以後,由原來的兩個大學生實驗者重新找到這些主婦,問能否在她們的前院立一塊不太美觀的大告示牌,上面寫著“謹慎駕駛”。實驗的結果表明,先前在請願書上簽過名的大部分人(55%以上)都會同意立告示牌,而沒有簽過名的主婦,只有不足17%的人接受了這一要求。這個實驗驗證了社會心理學“登門檻效應”的存在。

登門坎效應的實驗

  這個效應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里德曼與弗雷瑟於1966年做的“無壓力的屈從——登門坎技術”的現場實驗中提出的。

  實驗過程是這樣的:實驗者讓助手到兩個居民區勸人們在房前豎一塊寫有“小心駕駛”的大標語牌。在第一個居民區向人們直接提出這個要求,結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絕,接受的僅為被要求者的17%。在第二個居民區,先請求各居民在一份贊成安全行駛的請願書上簽字,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幾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辦了。幾周後再向他們提出豎牌的要求,結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研究者認為,人們拒絕難以做到的或違反意願的請求是很自然的;但是他一旦對於某種小請求找不到拒絕的理由,就會增加同意這種要求的傾向;而當他卷入了這項活動的一小部分以後,便會產生自己是關心社會福利者的知覺自我概念或態度。這時如果他拒絕後來的更大要求,就會出現認知上的不協調,於是恢復協調的內部壓力就會支使他繼續幹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幫助,並使態度或改變成為持久的。

  不言而喻,前一組的家庭主婦同意率之所以超過半數,是因為在這之前對她們提出了一個較小的要求;而後一組的家庭主婦同意率之所以不足 20%,是因為在這之前對她們沒有提出一個較小的要求。換句話說,前一組的家庭主婦的同意率之所以高於後一組的家庭主婦,是因為人們的潛意識裡總是希望自己給人留下首尾一致的印象。

登門坎效應的應用

  在人際交往中,當我們要求某人做某件較大的事情又擔心他不願意做時,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類似的、較小的事情。

  "登門坎效應"對我們的啟示很多,在教育工作上也有應用和借鑒。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一下子不宜對他們提出過高的要求,而是先提出一個只要比過去有進步的小要求,當學生達到這個要求後再通過鼓勵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學生往往更容易接受並力求達到。"登門坎效應"蘊涵的是一種教育的理性、教育的智慧。"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不經意處見匠心。

  根據"登門坎效應",教師所制定目標時,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心理髮展水平和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分析不同層次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根據不同素質、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的基礎與表現,制定不同層次的、具體的目標,使學生經過努力能夠達到,即"跳起夠得著" ,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因此,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將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結合起來,將較高的目標分解成若幹層次不同的小目標,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一旦實現了一個小目標,或者說邁過了一道"小小門坎",我們的教育前景就寬闊得多了。

  比如,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我們可以首先要求學生從找準自己的不足做起,根據自身問題制訂一個時間段(一周、半月或一個月)養成一個好習慣的目標。如養成"不隨意發脾氣"、"抓緊時間做事"、"傾聽別人說話"、"不隨地扔垃圾"、"勤於思考"、"聚精會神聽課"、"做題仔細認真"等等。長此以往,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便會功到自然成。還有,對"問題學生"的教育切忌急於求成、"恨鐵不成鋼",而要富有愛心和欣賞心,看到他們的閃光點和發展潛力,對他們作出積極的、鼓勵性評價,哪怕是一個贊許的點頭,一個滿意的微笑,一次真誠的祝福,都可能換起他們的自信,使他們看到自身發展的希望,從而積極健康成長。再有,課堂提問時,教師必鬚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識規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設計問題,一步步開啟學生思維的大門,從而培養學生探究問題永不滿足的追求精神。

  一、登門檻效應在推銷上的應用

  一個人接受一個小的要求後,往往願意接受一個更大的要求,猶如登門檻時要一級臺階一級臺階地登,這樣更容易更順利地登到高處。用“登門檻”來形容這種心理現象簡直是太形象了。推銷員就常常使用這種技巧來說服顧客購買他的商品,通常成功的推銷員都不會向顧客直接推銷自己的商品,而是提出一個通常人們都能夠或者樂意接受的小小要求,從而一步步地最終達成自己推銷的目的。其實對於推銷員來講最困難的並非是推銷商品本身,而是如何開始這第一步。當你把一名推銷員讓到你的屋裡,可以說他的推銷已經成功一半了,即使你開始並不想買他的賬,僅僅是想看看他如何表演。有時我們會發現這種方法的確是個達成自己目標的好辦法,尤其是用於和不太熟悉的人打交道的時候,偶爾使用一次成功率還是挺高的。

  二、登門檻效應在員工管理方面的應用

  在要求別人或者下屬做某件較難的事情而又擔心他不願意做時,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類似的較小的事情。同樣,對於一個新人,上級不要一下子對他們提出過高的要求,建議你先提出一個只要比過去稍有進步的小要求,當他們達到這個要求後,再通過鼓勵,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員工容易接受,預期目標也容易實現。這裡面的心理變化是多麼微妙啊!不過記住,有的時候還是要看住自己的“門檻”的,該拒絕的時候一定要拒絕。

登門坎效應與低球技術的關係

低球技術“登門檻”效應有些相似,同為兩步式漸進策略,但有兩個明顯的區別。第一是兩步時間聯繫的區別。登門檻的兩步操作中間有時間間隔,而低球技術的兩步操作是緊接在一起的,沒有較長的時間間隔。第二個區別在於兩步要求的性質方面。“登門檻”效應的兩步要求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繫,而低球技術的兩步要求則是直接相聯繫的。

登門坎效應實例

  有個小和尚跟師父學武藝,可師父卻什麼也不教他,只交給他一群小豬,讓他放牧。廟前有一條小河,每天早上小和尚要抱著一頭頭小豬跳過河,傍晚再抱回來。後來小和尚在不知不覺中練就了卓越的臂力和輕功。原來小豬一天天在長大,因此小和尚的臂力也在不斷地增長,他這才明白師傅的用意,原來這也是“登門坎效應”的應用。

  “登門坎心理效應”反映出人們在學習、生活、工作中普遍地具有避重就輕、避難趨易的心理傾向。據報載,在一次萬米長跑賽中,某國一位實力一般的女選手勇奪桂冠。記者紛紛問其奧秘,她說:“別人都把一萬米看作一個整體目標,我卻把它分成十段。在第一個千米時,我要求自己爭取領先,這比較容易做到,因此我做到了;在第二個千米時,我也要求自己爭取領先,這並不難,所以我也做到了……這樣,我在每一個千米時都保持了領先,並超出一段距離,所以奪取了最後勝利,儘管我的水平不是最高。”事後,她的教練說,她正是成功地運用了“登門坎效應”的結果。

路徑鎖定效應

什麼是路徑鎖定效應

  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旦形成行為規劃就很難改變這種規則的現象,稱之為阿瑟的路徑鎖定效應,簡稱鎖定效應。

  這是由美國聖塔菲研究所研究員、斯坦福大學經濟與人口學教授布萊恩·阿瑟提出的,他認為事物的發展過程對道路和規則的選擇有依賴性,一旦選擇了某種道路就很難改軒易轍,一旦形成行為規劃就很難改變這種規則。因此,他獲得了 1990 年度“熊彼特經濟學獎”。

路徑鎖定效應的產生

  那麼,為什麼會如此地產生鎖定效應呢?其原因是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與定勢效應有關。從本質上看,路徑鎖定後就會產生一種按照這一路徑走的心理定勢,以致不會再從別的方面去思考別的路徑去走的心理,從而產生鎖定效應。

  二是與鎖定的路徑有關。路徑的產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有其歷史根源的。法國人要挑戰頭號強國,這與它的夢想恢復昔日第一強國有關。如果法國人不曾是世界第一強國,那麼它就不可能老與頭號強國衝撞。美國人如果不是每次爭端中得利,那麼它就不會到處橫加干涉。因此,鎖定效應的產生還與路徑的歷史時代背景有關。

  三是與行為習慣的惰性有關。一經形成的規則就很難打破,一旦形成的習慣就很難改變,其中原因是習慣具有惰性,而路徑鎖定後所產生的行為很容易形成習慣,因此,鎖定效應就具有了持久性,長效性。因此,要改變它是比較困難的。

實例:路徑鎖定效應

  路徑是怎樣選定行為規則的呢?也就是說,為什麼會產生鎖定效應呢?下列三例 ① 點破了個中的緣由。

  一是法國人的路徑鎖定效應。法國自從國王路易十四之後,就失去了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不甘示弱的法國人在此之後多次夢想恢復昔日世界頭號強國的地位。於是,它在政治上軍事上總是採取與世界頭號強國作對的戰略原則,法國人從此被這一路徑鎖定,無法擺脫。從拿破侖挑戰當時世界頭號強國英國,二戰時挑戰德國,後來又多次與美國作對,這次伊拉克戰爭中,法國對美髮動伊拉克戰爭又挑起了強硬的反對攻勢。可以說,拿破侖、戴高樂、密特朗等都是按照選定的路徑與世界頭號強國對著乾。

  二是俄國人的路徑鎖定效應。俄國人在國際政治路徑上採取的政策與法國人完全不同,它不會把矛頭直接指向世界頭號強國,而是間接地聯合被挑戰者,把矛頭直指挑戰者。例如俄國人聯合英國打敗挑戰者拿破侖,後又聯合美英打敗希特勒。二戰後雖然美蘇對抗長期存在,但它始終未對美國挑起戰爭,始終被“不同世界頭號強國直接動武”的行為路徑鎖定,他們總是只動嘴不動手,南斯拉夫三方的戰事、海灣戰爭與最近的伊拉克戰爭,俄國均未做出過對美的任何軍事行動,也未採取過任何實質性的致命的敵對行動,他們被先人的行為路徑鎖定著。

  三是美國人的路徑鎖定效應。美國人自從二戰後,就被“我是老大,國際爭端我都得管”的路徑鎖定了。因此,它時時處處都表現出世界警察的角色,對國際事務指手劃腳、橫加干涉,甚至動則出兵。從巴爾幹半島的軍事爭端到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等等無一不是挑戰者,始終表現出“我是老大,我就管”的思想,它可以不顧國際法則,可以不理聯合國、安理會,自行其事。美國人被這種路徑鎖定後,在國際事務中疲於奔命,不得人心,世界各地都可以聽到反美呼聲。

  路徑鎖定效應不僅發生於法、俄、美等大國的政治、軍事事務中,而且也會發生於日常的各種事務與生活中。例如一個真心助人為樂的人,一旦被這一路徑鎖定後,哪怕有一天“助人為煩”他也照樣會去助人,不會怕因此而帶來的眾多煩惱,會以“煩”為樂。

飛輪效應

飛輪效應(Flywheel Effect)

  飛輪效應指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每轉一圈都很費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達到某一臨界點後,飛輪的重力和衝力會成為推動力的一部分。這時,你無須再費更大的力氣,飛輪依舊會快速轉動,而且不停地轉動。這就是“飛輪效應”!

飛輪效應的啟示

這一原理告訴我們,在每件事情的開頭都必須付出艱巨的努力才能使你的事業之輪轉動起來,而一當你的事業走上平穩發展的快車道之後,一切都會好起來。萬事開頭難,努力再努力,光明就在前頭。持續的改善和提升績效中蘊藏了巨大的力量。只要指出實際的成就——儘管最初還在逐步累積的階段,然後說明這些步驟如何呼應具體可行的經營理念。當你這麼做的時候,其他人逐漸瞭解並察覺公司正在加速向前沖,他們因此也會團結一致,熱情支持。

飛輪效應的運用

  1.開始階段:

  (1)制定清晰職業目標。

  (2)做好失敗的準備。

  (3)養成成功的習慣。

  (4)要具備良好的學習態度。

  (5)作好職業的規劃及計劃。

  2.基礎階段:

  我們必須要腳踏實地的做好基礎工作,打好根基,才能夠為以後的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就像我們不管用什麼方法,都必須讓飛輪主受力方向要與想它轉動的方向一致才可以達到讓它轉動的目的。

  3.發展階段:

  通過前面的準備,飛輪是可以在力的作用下轉動起來,但是這個時候的轉動是非常被動的,非常吃力的。一旦他的受力失去的話,馬上就會停止下來,只有不斷的加力或使力持之以恆,才可以使所受的力越來越接近臨界點

  4.輝煌階段:

  當飛輪所受力達到臨界點時,由於牽引力和慣性的存在,即使飛輪所受力失去的時候,飛輪也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轉動。當做好所有準備後,獲得的將是很好的發展,在發展的背後,將是許許多多的認同,認可與依賴。即使在某個時刻或在某個方面發生一點點失誤時也不會導致完全的失敗,因為我們已經被接受了。只要在失誤之後能夠及時的意識到失誤,及時的更正,別人就會願意繼續的認可與依賴。

飛輪效應的舉例說明

例1:克羅格公司的總裁、著名管理專家吉姆·柯林斯他運用飛輪效應讓公司的5萬員工接受他的改革方案的。他沒有試圖一蹴而就,也沒有打算用煽情的演講 打動員工。他的做法是組建了一個高效的團隊來“慢慢地但堅持不懈地轉動飛輪”————用實實在在的業績來證明他的方案是可行的,也是會帶來效益的。員工看到了吉姆的成績,越來越多的人對改革充滿信心,他們以實實在在的行動為改革做貢獻,到了某一時刻,公司這個飛輪就基本上能自己轉動了。此後,吉姆·柯林斯調查了1435家大企業的名單,經過調查、比較、研究,吉姆吃驚地發現:在從優秀公司到偉大公司的轉變過程中,根本沒有什麼“神奇時刻”,成功的惟一道路就是清晰的思路、堅定的行動,而不是所謂的靈感。成功需要我們每個人排除一切干擾,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全力以赴去實現目標

例2:紐可在1965年開始推動飛輪,起初只試圖避免踏上破產的命運,後來則因為找不到可靠的供應商,而開始建立起第一座自己的鋼鐵廠。紐可的員工發現,他們有辦法把鋼鐵煉製得比別人好,也比別人便宜,因此後來又建了兩座迷你煉鋼廠,接著又建了三座廠。開始有客戶向他們採購,然後又有更多的客戶上門!一圈又一圈,年復一年,飛輪累積了充足的動力。在1975五年左右,紐可人猛然醒悟,如果他們一直推動飛輪,紐可將可成為美國排名第一、獲利率最高的鋼鐵公司。波爾曼解釋:還記得1975年有一次我和艾佛森談話的時候,他說:“波爾曼,我想我們應該可以成為美國排名第一的鋼鐵公司。”1975年欸!我問他:“那麼,你打算什麼時候成為全美第一?”他說:“我不知道。但是只要我們繼續做我們目前在做的事情,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我們不能成為全美第一?”儘管花了20年才達到這個目標,但是紐可一直努力不懈地推動飛輪,終於成為《財星》一千大企業排行榜上最會賺錢的鋼鐵公司。

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吉格勒定理

什麼是吉格勒定理?

吉格勒定理:設定高目標等於達到了目標的一部分

  提出者:美國行為學家J·吉格勒

  點評:氣魄大方可成大,起點高才能至高。

  不少人認為天才或成功是先天註定的。但是,世上被稱為天才的人,肯定比實際上成就天才事業的人要多得多。為什麼?許多人一事無成,就是因為他們缺少雄心勃勃、排除萬難、邁向成功的動力,不敢為自己制定一個高遠的奮鬥目標。不管一個人有多麼超群的能力,如果缺少一個認定的高遠目標,他將一事無成。設定一個高目標,就等於達到了目標的一部分。

經典案例

  1969年,從小就喜歡吃漢堡的迪布·湯姆斯在美國俄亥俄州成立了一家漢堡餐廳,並用女兒的名字為店起了名--溫迪快餐店。在當時,美國的連鎖快餐公司已比比皆是,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等大店已是大名鼎鼎。與他們比起來,溫迪快餐店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弟弟而已。

  迪布·湯姆斯毫不因為自己的小弟弟身份而氣餒。他從一開始就為自己制定了一個高目標,那就是趕上快餐業老大麥當勞!

  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快餐業競爭日趨激烈。麥當勞為保住自己老大的地位,花費了不少的心機,這讓迪布·湯姆斯很難有機所趁。一開始,迪布·湯姆斯走的是隙縫路線,麥當勞把自己的顧客定位於青少年,溫迪就把顧客定位在20歲以上的青壯年群體。為了吸引顧客,迪布·湯姆斯在漢堡肉餡的重量上做足了文章。在每個漢堡上,他都將其牛肉增加了零點幾盎司。這一不起眼的舉動為溫迪贏得了不小的成功,併成為了日後與麥當勞叫板的有力武器。溫迪一直以麥當勞作為自己的競爭對手,在這種激勵中快速發展著自己。終於,一個與麥當勞抗衡的機會來了。

  1983年,美國農業部組織了一項調查,發現麥當勞號稱有4盎司漢堡包的肉餡,重量從來就沒超過3盎司!這時,溫迪快餐店的年營業收入已超過了19億美元。迪布·湯姆斯認為牛肉事件是一個問鼎快餐業霸主地位的機會,於是對麥當勞大加打擊。他請來了著名影星克拉拉·佩樂為自己拍攝了一則後來享譽全球的廣告:

  廣告說的是一個認真好鬥、喜歡挑剔的老太太,正在對著桌上放著的一個碩大無比的漢堡包喜笑顏開。當她打開漢堡時,她驚奇地發現牛肉只有指甲片那麼大!她先是疑惑、驚奇,繼而開始大喊:"牛肉在哪裡?"不用說,這則廣告是針對麥當勞的。美國民眾對麥當勞本來就有了許多不滿,這則廣告適時而出,馬上引起了民眾的廣泛共鳴。一時間,"牛肉在哪裡?"這句話就不脛而走,迅速傳遍了千家萬戶。在廣告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迪布·湯姆斯的溫迪快餐店的支持率也得到了飆升,營業額一下子上升了18%。

  憑藉針對麥當勞的不懈努力,溫迪的營業額年年上升,1990年達到了37億美元,發展了3200多家連鎖店,在美國的市場份額也上升到了15%。直逼麥當勞坐上了美國快餐業的第三把交椅。

  美國伯利恆鋼鐵公司的建立者齊瓦勃出生在美國鄉村,只受過很短的學校教育。儘管如此,齊瓦勃卻雄心勃勃,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著發展的機遇。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做成大事。

  18歲那年,齊瓦勃來到鋼鐵大王卡內基所屬的一個建築工地打工。一踏進建築工地,齊瓦勃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優秀的人的決心。

  一天晚上,同伴們都在閑聊,惟獨齊瓦勃躲在角落裡看書。這恰巧被到工地檢查工作的公司經理看到了,問道:"你學那些東西乾什麼?"齊瓦勃說:"我想我們公司並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經驗、又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或管理者,不是嗎?"有些人諷刺挖苦齊瓦勃,他回答說:"我不光是在為老闆打工,更不單純為了賺錢,我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打工,為自己的遠大前途打工。"抱著這樣的信念,齊瓦勃一步步向上升到了總工程師、總經理,最後被卡內基任命為了鋼鐵公司的董事長。最後,齊瓦勃終於自己建立了大型的伯利恆鋼鐵公司,並創下了非凡業績。憑著自己對成功的長久夢想和實踐,齊瓦勃完成了從一個打工者到創業者的飛躍。

管理啟示

  開始時心中就懷有一個高的目標,意味著從一開始你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裡,以及自己現在在哪裡。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至少可以肯定,你邁出的每一步都是方向正確的。一開始時心中就懷有最終目標會讓你逐漸形成一種良好的工作方法,養成一種理性的判斷法則和工作習慣。如果一開始心中就懷有最終目標,就會呈現出與眾不同的眼界。有了一個高的奮鬥目標,你的人生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思想蒼白、格調低下,生活質量也就趨於低劣;反之,生活則多姿多彩,盡享人生樂趣。

成就動機

什麼是成就動機

成就動機是指一個人所具有的試圖追求和達到目標的驅力。

  麥克萊倫認為,各人的成就動機都是不相同的,每一個人都處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成就動機水平。阿特金森認為,人在競爭時會產生兩種心理傾向:追求成就的動機和迴避失敗的動機。

成就動機的影響因素

  影響成就動機的因素有:

1、成就動機的高低與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關係密切。

2、教師的言行影響學生成就動機的強弱。

3、經常參加競爭和競賽活動的人比一般人的成就動機強。

4、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其成績動機呈正相關

5、個人對工作難度的看法影響成績動機。

6、個性因素影響成績動機。

7、群體的成績動機的強弱與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條件有關。

成就動機的評析

  一個擁有這種驅力的個體希望能夠達到目標,並且向著成功前進。成功對於個體的重要性主要在於其本身的原因,而不是隨之而來的報酬。

  許多特征可以用來描述成就取向型員工。當他們覺察到付出的努力所帶來的個人榮譽和失敗的風險只是一般水平,並且可以獲得關於過去績效的反饋,那麼,他們將會更加努力地工作。成就取向型的人選擇助手時,更多考慮技術上的能力,而較少考慮對他們人的感覺。

  成就取向型的管理者,往往希望他們的員工也是成就取向的。有時,這些較高的期望會使得成就取向型管理者很難有效地分配工作,一般水平的員工難以滿足這種管理者的需要。

毛毛蟲效應

什麼是毛毛蟲效應

  毛毛蟲習慣於固守原有的本能、習慣、先例和經驗,而無法破除尾隨習慣而轉向去覓食。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稱之為“毛毛蟲實驗”:把許多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上,使其首尾相接,圍成一圈,在花盆周圍不遠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蟲喜歡吃的松葉。

  毛毛蟲開始一個跟著一個,繞著花盆的邊緣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時過去了,一天過去了,又一天過去了,這些毛毛蟲還是夜以繼日地繞著花盆的邊緣在轉圈,一直到第八天,在幾條“勇敢領袖”的帶領下,它們才回到花盆腳下的巢里。

  法布爾在做這個實驗前曾經設想:毛毛蟲會很快厭倦這種毫無意義的繞圈而轉向它們比較愛吃的食物,遺憾的是毛毛蟲並沒有這樣做。導致這種悲劇的原因就在於毛毛蟲習慣於固守原有的本能、習慣、先例和經驗。毛毛蟲付出了生命,但沒有任何成果。其實,如果有一個毛毛蟲能夠破除尾隨的習慣而轉向去覓食,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後來,科學家把這種喜歡跟著前面的路線走的習慣稱之為“跟隨者”的習慣,把因跟隨而導致失敗的現象稱為“毛毛蟲效應”。在自然界中許多比毛毛蟲更高級的生物身上,這一效應也發揮著作用,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鰷魚。鰷魚因個體弱小而常常群居,並以強健者為自然首領。科學家將一隻稍強的鰷魚腦後控制行為的部分割除後,此魚便失去自製力,行動也發生紊亂,但其它鰷魚卻仍像從前一樣盲目追隨。

毛毛蟲效應的啟示

  我們甚至可以說,我們人類也難逃這種效應的影響。比如說,在進行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的過程中,對於那些“輕車熟路”的問題,會下意識地重覆一些現成的思考過程和行為方式,因此很容易產生思想上的慣性,也就是不由自主地依靠既有的經驗,按固定思路去考慮問題,不願意轉個方向、換個角度想問題。

  固有的思路和方法具有相對的成熟性和穩定性,有積極的一面。是因為襲用前人的思路和方法,有助於人們進行類比思維,可以縮短和簡化解決的過程,更加順利和便捷地解決某些問題;

  但與此同時,它的消極影響也不容忽視,那就是容易使人們盲目運用特定經驗和習慣的方法,對待一些貌似而神異的問題,結果浪費時間與精力,妨礙問題的解決。而且經年累月地按照一種既定的模式思考問題,不僅容易使人厭倦,更容易麻痹人的創造能力,影響潛能的發揮。

  時代在不斷變化和發展,我們自己也在不斷地成長和發展,對於任何問題的解決不能禁錮於以往的僵化模式,而要不斷地創新和與時俱進,從而能夠適應時代變化以及自身發展的需求。惟有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所創造,擺脫自己頭腦中的思維定勢,不再因循前人的足跡,而是另闢一條屬於自己的蹊徑,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清朝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自幼酷愛書法,古代著名書法家各種書體他都臨摹,經過一番苦練,終於和前人寫得幾乎一模一樣,能夠亂真了。但是大家對他的字並不怎麼欣賞,他自己也很著急,比以前學得更加勤奮,練得更加刻苦了。

  一個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涼,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寫起字來,寫著寫著,就寫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氣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說:“你有你的身體,我有我的身體,為什麼不寫自己的體,寫別人的體?”

  鄭板橋猛然從這句話中受到啟發:各人有各人的身體,寫字也各有各的字體,本來就不一樣嘛!我為什麼老是學著別人的字體,而不寫自己的體呢?即使學得和別人一樣,也不過是別人的字體,沒有自己的風格,又有什麼意思?

  從此,他取各家之長,融會貫通,以隸書與篆、草、行、楷相雜,用作畫的方法寫字,終於形成了雅俗共賞的“六分半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亂石鋪街體”,成了清代享有盛譽的著名的書畫家。

  毛毛蟲那種毫無意義的繞圈所導致的悲劇還說明:在實際工作中“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神話並不存在,我們不能只註意自己做了多少工作,而且還要關註這些工作帶來多少成果,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績效。如果沿著一個錯誤的方向,老是跟在別人後面走,可能會付出很多無謂的努力,只有找到一個新的方向和思路,才能有更多的收穫。

  做學問如此,做生意賺錢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有一年,市場預測表明,該年度的蘋果將供大於求。這使眾多的蘋果供應商和營銷商暗暗叫苦,他們似乎都已認定:他們必將蒙受損失!可就在大家為即即將到來的損失長吁短嘆時,聰明的某甲卻想出了絕招!他想:如果在蘋果上增加一個“祝福”的功能,即,只要能讓蘋果上出現表示喜慶與祝福的字樣兒,如“喜”字“福”字,就準能買個好價錢!

  於是,當蘋果還長在樹上,他就把提前剪好的紙樣貼在了蘋果朝陽的一面,如“喜”、“福”、“吉”、“壽”等。果然,由於貼了紙的地方陽光照不到,蘋果上也就留下了痕跡——比如貼的是“福”,蘋果上也就有了清晰的“福”字了!這樣的蘋果的確少見,這樣的創意也的確領先於人,正因為他的蘋果有了這種全新的祝福的功能—— 而這又是別人所沒有的,他果然在該年度的蘋果大戰中獨領風騷,賺了一筆大錢!

  轉眼到了第二年,他的這一手別人學會了,但仍然是他的蘋果賣最火,為什麼?因為他的點子想得更絕,他的蘋果上不僅僅仍然有“字”,而且還能鼓勵青睞者“成系列地購買”。原來,他早已將他的蘋果一袋袋裝好,且袋子里那幾個有字的蘋果總能組成一句甜美的祝詞,如“祝你壽比南山”、“祝你們愛情甜美”、“祝您中秋愉快”、“永遠懷念你”等等。人們再度慕名而至,紛紛買他的蘋果作為禮品送人!

  所以,當生活和工作遭遇挫折或陷入停頓時,我們不能再像毛毛蟲那樣做毫無意義的努力,而應該轉變思路和善於另闢蹊徑,以便更有技巧、更有效率地工作,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毛毛蟲定律告訴我們不能盲目的因循守舊,墨守成規,一成不變。在試驗中,我們可以發現,毛毛蟲之所以最後精疲力竭而死,是因為它們盲從,而不思改變現狀的方法。在這個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時代,如果盲目的聽信權威,就會陷入巡迴枯竭的境地。在現實中,花盆的邊緣象徵著一個產業在前人的基礎上已經制定的成熟的規章,而可供新的創業者食用的桑葉早就被瓜分殆盡。在創業實踐中,我們不可以輕易踏進一個已經發展成熟,有其既定規則的領域,並且已無發展空間的領域。我們是需要轉變思路,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有一則很有意思的小故事。話說,某座小島上發現了大量的金礦,許多人紛紛來此淘金,不久後,一個商人也想加入到淘金隊伍中。但是首先他沒有大量的資金,無法購買大型的機器,其次,他錯過了最佳的採礦時間,金礦的數量每況愈下。剛好此時,有一個公司願意低價轉讓自己的採礦設備。現在他面臨著選擇,要不要購買這個設備,然後抓住最後的機會,撈上一筆。最後,經過深思熟慮,這個年輕人決定買一條船,負責小島到陸地之間的航運,運送工人和礦石。最後這個商人賺了很大一筆錢。

  商人很明智,沒有在大家盲目投資跟進淘金產業的時候也選擇盲從,而是選擇了其他途徑,在不遠處的地方發現了更廣闊的商機。這就是聰明的毛毛蟲,在大家還在原地踏步的時候,自己另闢蹊徑,找到了更適合的方向。

吸引力法則

什麼是吸引力法則

吸引力法則是指的是我們的思想具有磁性效應與某種頻率,任何你所想的都會傳送到宇宙中,而宇宙也將以相同的頻率反饋你。換言之,心想,事就成。你當下的想法會創造出實相,而它將左右你的未來。

吸引力法則的發展

  “吸引力法則”作為一個正式的術語誕生不過一百多年的歷史,但是它背後的精神卻存在於古老的印度人的信仰之中。隨著印度教對通神學的影響,吸引力法則的概念逐漸出現在一些早期的有關通神學的文獻中。1877年,“吸引力法則”作為一個專業術語,出現在赫蓮娜·布拉瓦茨基(Helena Blavatsky)的關於神秘密教的書《揭開伊西斯的面紗》(Isis Unveiled: Secrets of the Ancient Wisdom Tradition)中,而在1879年4月6日的《紐約時報》上,一篇關於在科羅拉多州淘金熱中吸引財富的文章里提到了“吸引力法則”,這便是“吸引力法則”的概念第一次出現在大型的報刊媒體之上。

  1906年,“新思維”的雜誌編輯威廉姆·沃爾特·阿特金森(William Walker Atkinson)在他的“新思維”書籍《思維波動或思維世界的吸引力法則》(Thought Vibration or the Law of Attraction in the Thought World)一書中介紹了“吸引力法則”。1907年,布魯斯·麥克萊蘭(Bruce MacLelland) 出版了他的《想象力帶來富有》(Prosperity Through Thought Force),在書中,他對吸引力法則做了總結,並提出“你是你所想,而非你想你所是”(You are what you think, not what you think you are)的概念,之後,有關吸引力法則的研究層出不窮,並被貼上了諸如“思維科學”“精神科學”“新思維”等各色各樣的標簽,而這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著作包括有1926年出版的歐內斯特·赫爾姆斯(Ernest Holmes)所著的《心靈科學的基本思想》(The Science of Mind ),1949年雷蒙德·霍利維爾博士(Dr.Raymond Holliwell)所著的《讓吸引力法則伴隨工作》(Working With The Law)等等

  在此之後的半世紀中,有關“吸引力法則”的研究似乎乏善可陳。20世紀90年代,傑瑞·希克斯(Jerry Hicks)和埃絲特·希克斯(Esther Hicks)出版了包括《亞伯拉罕的教義》(The Teachings of Abraham)《情緒的驚人力量》(The Astonishing Power of Emotions: Let Your Feelings Be Your Guide)在內的一系列著作,因為這些書籍的暢銷,關於吸引力法則的信息和資料再次廣泛被人接受。而直到2006年,一部叫做《秘密》(The Secret)的電影才真正讓“吸引力法則”的概念風靡了全球。

  電影《秘密》在全球的廣泛關註創造了同名書籍《秘密》的誕生及熱銷,《秘密》書籍一經出版,便橫掃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等多個國家的各大圖書排行榜,創下美國賽門.舒斯特出版史單月再版破200萬本、四個月銷量破500萬本紀錄,並榮獲“諾提勒斯書獎”(Nautilus Book Award)。之後,有關於“吸引力法則”的書籍井噴版的出現在全球各大連鎖書店以及網上連鎖書店之中,掀起了一股全球性的關註“吸引力法則”的熱潮.......在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地區,日本,南韓等亞洲一些國家,這股“秘密”風潮也是風起雲涌,掀起了新時代新的心靈勵志風潮。甚至有專業人士稱這本書為“心靈勵志聖經”。在大陸,本書已經由中國城市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吸引力法則的理解

  吸引力法則可以簡單定義為——“關註什麼,就吸引什麼”。這個意思就是說,你所關註的事情往往最有可能出現在你的生活當中,也就是你的意識和想法會吸引那些你所關註的事物。比如,我們每天七點按時醒來,可是如果第二天有事,我們想五點起床,於是第二天即使沒有鬧鐘我們也會在五點起床。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日本首富孫正義的故事,他的成長經歷說明:如果我們帶著信念和夢想上路,吸引力就會發生作用,成功就可能更容易到來。

  孫正義兩三歲的時候,他的父親一再告訴孫正義:“你是天才,

  關註什麼,就會吸引什麼,這就是吸引力法則。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有趣的現象:如果第二天有事,我們想五點起來,於是第二天即使沒有鬧鐘我們也會在五點起床。這就是吸引力的作用。

  你長大以後會成為日本首屈一指的企業家。”

  在孫正義六歲的時候,他就這樣跟別人做自我介紹:“你好,我是孫正義,我長大以後會成為日本排名第一的企業家。”孫正義每一次自我介紹都加上這一句話,直到他後來成為日本首富。

  孫正義給自己制定的個人藍圖:

  19歲規劃人生50年藍圖。

  30歲以前,要成就自己的事業,光宗耀祖!

  40歲以前,要擁有至少1000億日元資產

  50歲之前,要作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

  60歲之前,事業成功!

  70歲之前,把事業交給下一任接班人!

  他是這麼規劃的,也是這樣實施的,並且最終這位後來的日本首富成功做到了。

  吸引力法則並不是“魔法”,你肯定不能僅僅通過幻想就得到物質財富、實現個人理想,你還需要實際的行動。但在付出同親努力的情況下,如果你善於運用吸引力法則,那麼實現你理想的未來的可能性就會增大。

  在生活當中,人人都希望自己健康、快樂、富有,可是有時候雖然我們的願望很虔誠,吸引力也沒有辦法讓你把所有的願望都實現。但這並不意味吸引力法則失效了。吸引力法則的作用在於它會增加讓願望變成現實的概率,如果不懂得方法,概率就會下降。